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沒什麼門路,她的繡品賣得不好。
於是她運用了現代的生意經營運作方式,懇求了鎮上的一家吳記綢緞莊的掌櫃,
暫時先放一些繡品在他那兒代銷,托他幫她賣。
每賣出了一件繡品,就從中抽取兩成的利潤給他。
吳記的老板驚訝於小小年紀卻有如此頭腦,但也樂得收現錢,便答應了。
古代就是有這麼一個好處,少了現代的那些虛假的包裝方式和五花八門的推銷方式,完全靠實力說話,
而她的繡品不但花樣多變,而且每一件都那麼精致,逼真,很快,她的繡品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認可。
後來,就有人專門托吳記的老板讓她繡一些指定的繡品,比如哪家婚娶了,
就讓她幫忙繡一幅鴛鴦戲水的枕巾或者紅蓋頭什麼的,漸漸的,她手頭上的活兒就多了起來。
因為桃花山離市鎮比較遠,所以她每周下山一次,去吳記綢緞莊給老板送新的繡品,或者拿一些剛采摘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去賣。
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她是唐家的二小姐,所以也沒有告訴老板她的名字,
而她習慣性的在每件繡品的右下角都繡上一個‘嵐’字,於是老板和那些顧客們都稱呼她“嵐姑娘”。
每每聽到人們這麼叫她,清歌都隻是微微一笑,表示默許。
就連杜玉娘,也不解的問過她這個問題,清歌也沒有正麵回答她,隻是道:
“娘,你以後就叫我嵐兒吧,就當以前的那個唐清歌已經死了,我們重新開始……”
杜玉娘不疑有他,隻道她被唐家的人傷透了心,便欣然點頭,那以後就管她叫嵐兒,再也不叫歌兒。
清歌更多的時候都呆在山上。
偶爾會去找忘塵師太品品茶,也會和庵裏兩個年輕的道姑雲姑和靜姑說些家常,幫她們洗洗衣服做做飯什麼的。
忘塵師太和她的弟子們都知道清歌曾經在唐家過的是什麼日子,
所以對於她這個二小姐會這些下人們做的活計一點也不感到驚訝,隻是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