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是個反動的詞彙,泛指30歲還沒結婚的單身女人,這是基於人人都應該在30歲前結婚,不結婚就不正常的理念而產生的。有些網絡上紅火的“情感磚家”更是把“剩女”的年齡提前到了25歲,說女人過了25歲就掉價了,把女人的唯一價值定在是否嫁得出去。我預測到了90後那一代,“剩女”這個詞彙將會消失,因為“剩女”普遍存在將不以為怪。
1.剩女是如何煉成的
消極等待的態度
找男人是你目前的頭等大事嗎?
除了不做違反道德、法律的事情,你願意使用一切手段找男人嗎?
你願意為了找男人投入必要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嗎?
“剩女”們嘴上都會說我非常想找男人,但是麵對這三個問題,她們大部分的回答都是NO。可見,她們並沒有真正把找男人當做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來對待。她們不想主動地去做任何事情,借口愛情是需要緣分的。什麼是緣分?如果你以為的緣分是你在地鐵裏被一男踩痛腳,抬頭一看——哇,就是他!那你恐怕要永遠地剩下去了。我理解的緣分是,上天給了你一個機會,而你及時看到了他,抓住了他。
有很多嘴上叫著要男人的“剩女”,眼裏根本看不見男人。我以前工作的公司女人居多,我給公司的“剩女”做講座,說我一進門就看到了三個還不錯的男人,你們居然都說公司裏沒有男人。她們很好奇地問,在哪裏啊?我告訴她們,是IT人員。她們恍然大悟說,啊,他們是男人啊!她們從來不把男同事當男人。我告訴一個行政經理,其實公司裏就屬她接觸的男人最多,她怎麼都不肯相信。我說,你的各種供應商啊——維護電腦的、裝修的、家具公司的、物業的、快遞公司的……都是男的。她驚呼,是啊,他們是男人啊。她從來不把供應商當男人。
男人在哪裏?“剩女”們總在問。我到處都看到男人,而她們怎麼都看不到男人。我在機場候機的時候,不看報紙,我看身邊的人,看到好看的男人就多看他幾眼,也有就因此搭上話的,換個名片。我工作的商務樓裏很多公司,我常在電梯裏看到不錯的男人,我跟剩女同事報告了這個發現,建議她們以聯誼的名義去認識他們,從交朋友開始。她們覺得這個主意很棒,可是沒有一個人主動去做,都等著別人先去做。還有,原來跟別人約好要去參加一個社交活動的,僅僅因為下雨了、有點累了就懶得去了。永遠有借口原諒自己不行動,最好用的借口當然是“工作忙”。但是根據我的觀察,“剩女”加班多正是因為沒男朋友、下班後沒事做、沒地方可去,而越加班當然也就越沒男朋友,惡性循環。
我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過很多次單身聚會,發現很多單身女去了等於白去。她們都很會打扮,但是態度很惡劣,要麼是雙手抱在胸口,站在一邊當壁花,跟誰都不主動說話,要麼就是幾個女生擠在一起,七嘴八舌批評在場的男人,好像生怕他們聽不見似的。
ATTITUDE IS EVERYTHING(態度決定一切)。我看到一個單身女的態度,我就能知道她在未來多久能找到意中人。我一女朋友28歲單身的時候很著急,但是她很積極,什麼辦法都願意嚐試。她跟我一起去參加朋友的婚禮,當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她說“我是XXX,28歲,未婚。”大家都笑了,也都認識她了,有男人過來跟她搭話。幾個星期以後,她跟朋友去打羽毛球,在那裏碰上了她現在的老公。她並不很會打羽毛球,但是隻要是能認識新人的地方她都去。
不良的家庭教育,遲遲不能斷奶
有相當部分的剩女隻要沒結婚,哪怕30歲,35歲,40歲,都還跟父母住在一起,永遠住在一起。她們被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家裏的身份永遠是女兒,而非一個獨立的單身女人。她們在法律上是單身,但是在生活方式上不是,她們已經跟父母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