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高標做事是實現遠大理想的前提(3 / 3)

在美國現代企業界裏,與人洽談生意能以最少時間發生最大效力的人,首推金融大王摩根。

摩根的晚年仍然是每天上午9點半進入辦公室,下午5點回家。有人對摩根的資本進行了計算後說,他每分鍾的收入是20美元,但摩根自己說好像還不止。所以,除了與生意上有特別重要關係的人商談外,他還從來沒有與人談到五分鍾以上。

通常,摩根總是在一間很大的辦公室裏,與許多職員一起工作,他不像其他的很多商界名人,隻和秘書待在一個房間裏工作。摩根會隨時指揮他手下的員工,按照他的計劃去行事。如果你走進他那間大辦公室,是很容易見到他的,但如果你沒有重要的事情,他絕對不會歡迎你的。

摩根有極其卓越的判斷力,他能夠輕易地猜出一個人要來接洽什麼事。當你對他說話時,一切轉彎抹角的方法都會失去效力,他能夠立刻猜出你的真實意圖,具有這樣卓越的判斷力,使摩根節省了很多寶貴的時間。有些人本來就沒有什麼重要事情需要接洽,隻是想找個人來聊天,卻耗費了工作繁忙的人許多重要的時間,摩根絕對無法容忍這樣的人。機會可以自己創造——林愛蓮

很多時候,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去創造的。雖然每個人的出生背景和成長經曆不同,但我們仍然不能甘心於所謂命運的安排,靠著自己的奮鬥和努力,我們也可以去抓住一個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很多成功人士的童年都是在艱難和困苦中度過的。

在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最新評出的東南亞富豪排行榜上,新加坡“水王國”凱發集團華裔總裁林愛蓮,以2.4億美元的身價,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殺入該排行榜前40名的女性。同時,45歲的她還榮膺該榜曆史上最年輕的富豪。

林愛蓮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並不富裕的小鎮,一出生,便被父母遺棄在當地的一家醫院,成了孤兒。後來,一位63歲的婆婆領養了她,可這位婆婆不但極度貧困,還嗜賭成性,曾經為抵賭債,把房子也賣了,林愛蓮和另外4個被她領養的孩子,隻能擠在一間搖搖欲墜的小木屋裏,每逢下雨天,家中就會“水漫金山”。

然而,生活的艱辛並沒有挫敗她對未來的期望。林愛蓮從小就顯示出了非凡的商人天賦。4歲時,她就懂得把大人送給她的玩具賣給鄰居小夥伴,把賺來的錢存進儲蓄罐,存滿一罐後,拿給婆婆補貼家用。為了生計,她還曾幫婆婆沿街叫賣自家製造的冰棒。讀小學後,她又學會了賣三明治和製造藤器,給自己賺得不少學費。

貧窮也沒有讓小愛蓮失去學習的熱情。16歲那年,她以全優成績考入新加坡初級學院,5年後,考進新加坡國立大學。求學期間,她靠幫人補習功課、推銷保險和代寫書信賺學費。雖然半工半讀,但每次成績都是優秀。

大學畢業後,林愛蓮獲得了化學學士學位,並在新加坡的一間荷蘭藥劑公司找了份藥劑師的工作,年薪4萬美元。3年後的1989年,眼光敏銳的她發現廢水再生市場具有龐大的發展空間,於是毅然辭掉穩定的工作,賣掉了車和房子,籌集了1.2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因為小時候環境不好,我自小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大事。那時雖然不知道什麼才算大事,但這樣的信念一直埋在心中。”

公司成立之初,她隻有一間狹小的辦公室和2名雇員,3人每天不停地奔波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推銷廢水治理設備。身為公司老板的她,也常常騎著摩托車,頂著炎炎烈日,挨家挨戶地推銷。

那時的林愛蓮甚至窮到沒錢請焊接工,無奈她隻能自己報名參加了一個焊接工培訓班,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一個人完成了焊接工作。“如果你去看看早期工程的話,你會發現,那些焊接活都是我的作品。”林愛蓮對此很驕傲。

太辛苦的時候,她告訴自己:“每天都要帶著一個新的希望,不要讓沮喪跟隨。凡事隻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日子也就不會過得那麼辛苦。”

最終,林愛蓮創造了神話。16年時間,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汙水處理公司。

現在,作為凱發集團總裁的林愛蓮,身價已經飆升到了2.4億美元,在東南亞的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39位,同時也是榜上最年輕的富豪和唯一的女性。

在人類曆史上,最能激勵人們的故事便是個人通過奮鬥而獲得成功的奇跡,盡管在前進的途中會遇到種種艱難險阻,但他們依然忍耐著,以堅韌來麵對艱難,最後終於克服了一切困難,獲得了成功。更有許多人本來處於十分平庸的地位,依靠他們堅忍不拔的意誌、努力奮鬥的精神去創造、去開拓,結果竟躋身於社會名人之列。

積極態度成就輝煌——史泰龍

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麵對這些不盡人意的困難,能保持一顆堅忍不拔的雄心和豪情壯誌是十分重要的。美國著名演員、導演及製片人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洛奇》和《第一滴血》中的精彩表現,奠定了他好萊塢武打動作巨星的地位。

世界頂尖電影巨星史泰龍,他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又打母親又打他;母親喝醉了也拿他出氣。他在拳腳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因此,他麵相很不美,學習也不好。高中輟學後,便在街頭當混混兒。直到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不能,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下去,豈不是和自己的父母一樣嗎?成為社會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別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但是做什麼呢?他長時間思索著。從政,可能性幾乎為零;進大企業去發展,學曆和文憑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了當演員——當演員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一旦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顯然不具備演員的條件,長相就很難使人有信心,又沒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然而,他認為當演員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決不放棄,一定要成功!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處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

很顯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絕了。但他並不氣餒,他知道,失敗定有原因。每被拒絕一次,他就認真反省、檢討、學習一次。一定要成功,癡心不改,又去找人……不幸得很,兩年一晃過去了,錢花光了,他隻能在好萊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

他暗自垂淚,甚至痛哭失聲。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隻能做賭徒、酒鬼嗎?不行,我一定要成功!他想,既然不能直接成功,能否換一個方法。他想出了一個“迂回前進”的思路: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後,再要求當演員。幸好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門外漢了。兩年多的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口傳心授、一次學習、一次進步。因此,他已經具備了寫電影劇本的基礎知識。

一年後,劇本寫出來了,他又拿去遍訪各位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男主角吧!”普遍的反映都是劇本還可以,但讓他當男主角,簡直是天大的玩笑。他再一次被拒絕了。

他不斷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一下次……”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被拒絕後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同時,先隻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經作了3年多的準備,終於可以一試身手了。機會來之不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第一集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史泰龍的健身教練曾這樣評價過他:“史泰龍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誌、恒心與持久力都是令人驚歎的。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讓事情發生,而是主動地令事情發生。”愛默生說:“偉大高貴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有堅定的意誌,不管環境變化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然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至克服障礙,以達到所企望的目的。”

“跌倒了再站起來,在失敗中求勝利。”這是高標做事的成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