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易與林三兩家人吃完了飯,已經過了午時,中午的太陽照在當頭,讓人酷熱難當。鄭易對林三道:“既然夫妻家人團聚,就不要在外漂泊,早日尋個安身之處,再不要幹那種勾當了。”
林三恭敬道:“今日能得見大人,是林某三生有辛,日後定當聽從大人叮囑,做個好人。”
“其實你本來就是好人,隻是方法錯了,好了,我也該回去了,你們自便吧,對了,我這裏這些銀兩,你們拿去,也好早日尋個住處。”鄭易說完便走。林夫人玉娘卻道:“相公,鄭大人年輕有為,又能為百姓辦事,你不如投在他門下,謀個差事,也好強過其它。”林三聽了,頓時跪下道:“如鄭大人不嫌棄林某前科,林某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如此也好!”鄭易當然想把林三收歸帳下,目前來說正是他用人之際,有林牧之幫忙,想必很多事情辦起來將會容易地多。鄭易道:“如此一來,你就跟著我當個帶刀護衛,官從七品。”鄭易說完,又想起了什麼,問道,“你說你不識字,真不識字?”
婉君道:“鄭大人,我哥哥從小喜愛習武,從不讀書,父親為此沒少傷腦筋,讀書二字,在我哥哥眼裏,恐怕還不如刀劍二字有吸引力。”鄭易哈哈大笑,幾人出了酒家,直往客棧而去。
鄭易有了林三,而鶯兒身邊又有婉君陪伴,因此放心不少,隻是在出門之時提醒鶯兒,務必不要讓雲霞和彩霞而人離開了視線,否則必生事端。鄭易交代鶯兒,這二人雖然心不在鄭家,可是人品卻還不錯,想必也是被人所逼,迫於無賴。
鄭易帶著林三出了客棧,隨即便在蘇州大街上四處訪問民生。鄭易聽來的,多是縣令吳盛吳大人收刮民脂民膏,把賑災用的錢款全部中飽私囊,而且常年不坐堂,導致吳縣冤情倍增卻無處申冤。鄭易問了許多人,都是這般言論,頓時覺得頭疼欲裂。
林三見鄭易有些捉肘,便對鄭易道:“大人……”
鄭易忙糾正:“你我兄弟二人平時就以兄弟相稱,有他人在時,再以官職稱呼吧。”燕子蝙蝠常年混跡江湖,怎能不知道鄭易所想,當即答應道:“全憑大人吩咐,不,憑大哥吩咐,哥哥,我見你在街上詢問,也問不出個什麼來,不如我們去找個人問問,如何?”
“找誰?”
“大人有所不知,”林三道,“蘇州巡撫下轄最大的縣,也是和水患有直接關係的縣便是吳縣,我們先去吳縣看看是什麼情況,但人便能大致了解水患的情況,現在的百姓見你是生人,許多話不敢對你說,因此你問不出什麼來。”
鄭易想想也是,說道:“那我們直接去吳縣縣衙。”
林三道:“前幾日聖旨已到,前任縣老爺也姓吳名盛,是蘇州本地人,為人極其猖狂,而且陰險狡詐,哥哥萬事要小心,不過有兄弟我在身邊,保護哥哥周全自然不成問題。”
鄭易點點頭,二人一路詢問一路觀看,不一會在林三的帶領下,來到了吳縣縣衙門前。到了縣衙門前一看,鄭易忽然覺得這地方似乎不是縣衙,而是一處私人的住宅一般。縣衙門前的鳴冤鼓早就被人撤走了,門前雜草叢生,不少難民無處可去,隻好在縣衙門前支了個爛帳篷,算是有了家。門前四個衙役仿佛睡著了似地,鄭易站到了他麵前,他們都沒什麼反應。
“叫一下門。”鄭易對林三道。林三立即上前,搖了搖還在和周公下棋的衙役道:“喂,管爺醒醒,有人鳴冤,不知鳴冤鼓在何處啊?”
衙役正拄著殺威棒做夢摟著對麵衙役的新媳婦睡大覺,正脫了衣服準備提兵上陣,不想被人搖醒了,頓時火冒三丈:“誰呀?誰呀!那個王八蛋在本大爺辦正事的時候妄自打擾?不想活啦?”
林三腳踩七星,快速向後移了一步,道:“管爺,是我,對不住,打擾您休息了,那個什麼,我家哥哥要見見你們家老爺,管爺行個方便吧?”
衙役正鬱悶,聽說有人要見老爺但卻沒個見麵禮什麼的,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見對麵此人兩手空空站著,比自己還要像個爺,頓時怒道:“老爺是你們這些人想見就見的麼?老爺日理萬機,沒工夫搭理你們!滾滾滾,再不滾蛋,大爺我棍棒伺候!”兩旁也在睡覺的衙役被呼叫聲驚醒,一見是有人正站在自己麵前和對麵的兄弟推來推去,心道這是什麼情況,難道難民又衝擊縣衙了?哎喲喂,那還得了?當即抄起殺威棒對著林三的後腦勺就打。林三聽得腦後有風,隨即彎腰輕鬆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