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一片沸騰(1 / 3)

在與西夏的常年交戰中,宋軍被壓製得非常憋屈。多次交戰,陳若愚兄弟二人在官場鬥爭上手段毒辣,在領軍打仗方麵表現平平,軍中士卒敢怒不敢言。範忠把鄭易神勇誘敵的消息帶到了軍中,一時間,軍營沸騰一片。

陳若愚帶著八萬利州西路軍來到宋邊境之時,正好接到了從西夏快馬回來的範忠。對於範忠,陳若愚少有防備之心。這位中肯的將領多年跟隨自己,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陳若愚對範忠還是挺放心的,隻是這幾年範忠一直在陳若林身邊,和羅成一起鎮守汾縣堡壘,如今突然出現在利州西路軍的帳前,這著實讓陳若愚感到驚訝。

羅成是什麼人陳若愚心知肚明,範忠的話更能讓陳若愚相信。的確,鄭易是帶著一位奴婢去引開追兵,但是他也不能光看著鄭易去送死,自己的親弟弟幹下的混賬事還得他替陳若林擦屁股。

都指揮使沒有兵符,大軍調動行軍需要監軍的同意才行。陳若愚這一次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來幫陳若林善後。如今大軍已到邊境,早已驚動京都。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陳若愚現在想的,是盡量保證鄭易的安全,雖然朝廷並沒有正式派出鄭易前去和談,可陳若林把和談如此重大的事情輕易地交了出去,並且和談結果出乎太多數人意料之外,顯然,汴京方便是不會輕易地放過陳若愚兄弟二人的。

陳若愚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先把軍隊駐紮下來,再向前開拔,那性質就真不一樣了。現在陳若愚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從範忠的嘴裏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信息,好讓自己有更加嚴謹的措辭去應對朝中大員。

想來想去,陳若愚直覺的頭痛欲裂。

範忠乃是昭武校尉,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的,說到底也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渾身沾滿了敵人的鮮血,在於眾兵卒相處的時候自然親近許多。陳若愚兄弟二人的表現襯托出了範忠的忠厚與平易近人,在太多數軍卒當中,昭武校尉的名聲還是挺不錯的。

一起從沙場上活下來的人,才叫真兄弟。尤其是在軍營裏,這些刀口上舔血的好男兒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看中的是人的熱血和對國家的忠心。範忠是個好例子,現在又出了個鄭易和一位叫鶯兒的婢女。

軍營裏的兄弟們在聽到了有一位叫鄭易的汾縣縣太爺為了引開範忠校尉和三十多名隨團兄弟,而毅然衝向西夏追兵的時候,那股子被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熱血頓時沸騰了起來。

大家都在祈禱鄭易平安歸來。要問議和結果?去他媽的,兄弟們在乎的是能為軍中兄弟著想的首領,而不是議和所談的結果。結果算個屁,人能活著才最重要。

在翹首以盼數天之後,範忠先著急了,主動請纓要帶領一千輕騎尋找鄭易,但他的請求被陳若愚毅然拒絕。原因有三:第一,鄭易不是聖上欽點的談判使者,談判使者是陳若林或者是他陳若愚,隻是聖旨未下而已;第二,鄭易隻是一名縣太爺,官小言微,綠豆大點芝麻官,還需要一千輕騎,如果在半道上碰到西夏重兵,這一千輕騎的命誰來負責?第三,拋去前二條原因不談,大軍貿然進入西夏境內,這就是挑釁,對西夏軍威**裸地藐視,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一千輕騎貿然深入,結果冒麼是安全歸來,要麼是全軍覆沒。

陳若愚把理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範忠是氣得吹胡子瞪眼毫無辦法。無奈之下,範忠隻能幹等。軍令如山,範忠也不好隨意違背。

鄭易單騎引追兵的消息在利州西路軍中傳開後,很快就傳到了其他路軍之中。軍營裏頓時傳起了鄭易怎麼一個人,七品縣太爺,而且是個文官,竟然有膽色帶著一位婢女如天神下凡一般神勇地引開追兵,無論結果如何,這份英雄氣概是軍中大部分人無法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