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胡額子科
本科有3屬80餘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和美洲的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以及亞洲東南部種類最多。我國有2屬60餘種,大部分分布於西南、華南各省區。西藏有2屬4種。
西藏所產尤以沙棘屬經濟價值高,開發潛力大。
牛奶子(藏語)
落葉直立灌木,高1-4米,具棘刺,各部具銀白色和散生少數黃褐色鱗片;枝甚開展,芽銀白色。葉紙質或膜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3—8厘米,寬1-3.2厘米,上麵幼時具白色星狀短柔毛和鱗片,成熟後全部或部分脫落,葉柄白色,長5—7毫米。花較葉先開放,黃白色,芳香,1—7花簇生新枝基部成傘形狀花序,單生或成對生於幼葉腋內;花梗長3—6毫米;花萼筒管狀漏鬥形至圓筒形,長5—7毫米,裂片卵狀三角形,長2—4毫米,鈍尖,內麵幾無毛;花絲極短,著生於花萼筒喉部;花柱疏生柔毛和鱗片。果實幾球形或卵圓形,長5—7毫米,成熟時淡紅色;果梗長4—10毫米。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產墨脫、察隅、林芝、波密、米林、亞東、吉隆。生於海拔20—3200米的向陽林緣、灌叢中、荒坡上或溝邊。除新疆、黑龍江、廣東、廣西、湖南外全國其它省區均有分布;日本、朝鮮、中南半島、印度至阿富汗及意大利等地也有。
果實味酸甜,可生食,富含維生素、可製飲料、果醬,也可釀酒。
其莖皮纖維柔韌,可供編繩、造紙。
沙棘醋柳達日布(藏語)
灌木或小喬木,高1-2米,有時可達8米,具棘刺。幼枝褐綠色,密被鱗片,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鱗片脫落,灰黑色;冬芽較大,金黃色或鏽色。單葉互生,窄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81厘米,寬4—8毫米,上麵幼時具銀白色鱗片,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成熟時脫落或部分脫落,下麵黃白色或褐色,密被鱗片,無毛;幾無葉柄或極短,長1-1.5毫米。果實圓球形或卵狀橢圓形,直徑5—8毫米,橙黃色;果梗短,長2—4毫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產察隅、波密、林芝、米林。生長於海拔1000—3500米的高山狹穀、坡地、溝穀較常見。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
還含七種黃酮類物質和近20種微量元素。現已廣泛地應用於製造保健食品、飲料和藥物,對腸、胃潰瘍、子宮炎及各類糜爛、心血管病有較好療效,也可治療燒傷。
沙棘飲料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祛痰止咳、增進食欲、消除疲勞、增加活力、抗輻射、禦腫瘤等。
沙棘樹皮、葉含鞣質,可提製栲膠。
沙棘耐寒耐旱、根係發達、生長迅速,為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的良好樹種;因葉背銀色而葉麵淡綠,分枝婆娑、實為園林觀賞樹種。
西藏沙棘
矮小灌木,高4-40厘米,稀達1米,葉腋通常無棘刺。單葉對生或三葉輪生,稀互生,無毛,線形,長10—25毫米,寬2—3.5毫米,上麵幼時疏生銀白色鱗片,成熟後脫落,下麵密被銀白色細小的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雌雄異株,雄花黃綠色,雌花淡綠色。果實廣橢圓形,多汁,長8—12毫米,直徑6—10毫米,成熟時褐黃色,頂端有六條黑色放射狀條紋;果梗細瘦,褐色,長1-2毫米。花期5—6月;果期9月。
產巴青、申紮、改則、日土、雙湖、吉隆、定曰。生長於海拔3500—5200米的高原草地、河漫灘或階地。分布青海、四川、甘肅等省區。
果實較大,多汁、酸甜,可生食。其果實用途與沙棘同。
此外西藏還產有肋果沙棘、柳葉沙棘、江孜沙棘等。它們多生長在海拔3500—5000米河穀穀地、河漫灘、階地的幹旱河床上,有的大片成林。拉薩市內各園林、河穀到處可見零星或成片江孜沙棘林,有的已長成喬木狀,高達15—20米。金秋八九月,黃果累累,十分好看。
其用途同沙棘。
89.八角扼科
本科含1-2屬,約200種,分布於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群島、印度、亞洲東南部及大洋洲東部。我國有8種,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區,其中有1種北達遼寧、吉林至陝西、甘肅一線。
八角楓閣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4-8米,稀達10米以上,小枝纖細;黑褐色,幼枝被微柔毛,漸老則脫落。葉互生,葉形變化大,常二型,幼葉常向前3—5淺裂,長10—15厘米,寬6—9厘米,長圓狀卵形,三角狀卵形或卵圓形,裂片先端漸尖或尾狀,基部偏斜,平截或鈍圓,老枝上的葉不分裂,卵圓形,大小變化大,長6—10厘米,有時更長,寬4.5—8厘米,稀更寬,上麵綠色,無毛,背麵較淡,除脈腋有髯毛外,餘無毛。腋生的2歧聚傘花序由8—30朵花組成,序軸長3—5厘米;小苞片線形,長(1-3)毫米,被柔毛;花白色,萼鍾形,6—8裂,外麵被柔毛;花瓣6—8,條形,花後反折,兩麵無毛;雄蕊6—8,花絲短而扁,基部被柔毛;花柱棒狀,長1.2厘米。核果卵形或橢圓形,長0.8—1厘米,徑約6—7毫米,微扁,熟時黑色,二室,每室1種子。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產察隅、墨脫。生於海拔800—1960米的山坡闊葉林或樟木林中。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至熱帶非洲也有。
本種木材淡黃色,結構細密,適宜作家具及其他板料,樹皮纖維可編繩索。
須根及根皮含生物堿、酚類、氨基酸、有機酸、樹脂。須根主要含生物堿、糖類、強心甙等。具有鬆弛及鎮痛作用;八角楓乙醇提取液,有明顯的抗早孕、抗著床作用,還有祛風、通絡、散瘀、鎮痛、並有麻醉作用。可以治風疼痛、麻木癱瘓、心力衰竭、跌打損傷。
90.使君子科
本科含18屬450種以上,主產兩半球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有6屬約26種,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主產雲南及廣東海南島,西藏產1屬2種。
西藏產欖仁樹屬2種。本屬植物是一類良好的用材樹種;果實、枝、樹皮含鞣質、生物堿、脂肪酸和多種酸類。中藥稱其果實為“訶子”,是名貴中藥材I也是藏藥之一種,藏醫用其果實治療“赤巴”、“培根”綜合症,複方用於治某些癌。
錯枝欖仁雲南欖仁
灌木,高約2米,莖皮紅棕色;多彎曲的分枝;枝黑褐色或褐色,老時具縱條紋,當年生枝被疏柔毛,毛老時漸脫殆盡。葉較小,互生,紙質,幹後黃綠色,無毛,密被白色細瘤點,倒卵狀圓形或卵圓形,長1.5—3.8厘米,寬13—2.5厘米,兩端鈍圓,全緣,側脈6—10對;兩麵均明顯,葉基常具2腺體;葉柄纖細,長4-9毫米,腹麵稍有溝。穂狀花序短小,緊密,單生枝頂或腋生,向基部較疏,基部花有柄及葉狀苞片,上部花則無,稀在下部單花腋生;萼管高腳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