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被子植物(十四)(2 / 3)

本種果實味香甜,可生食。

(3)越南水東哥

與原變種相區別主要是葉較小較狹,基部不對稱,葉背毛被較薄;花序和萼片的毛較少。花期同上。

產墨脫。生於海拔1000米的山坡闊葉林中。越南北部也有。

果實味甜可食。

(4)大花水東哥

喬木,高6米。小枝被爪甲狀鱗片,無毛。葉狹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33厘米,寬11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小重鋸齒;側脈34對左右;腹麵無毛,中脈疏被鱗片,背麵薄被尖埃狀褐色小柔毛,中、側脈疏被鱗片;葉柄長3—5厘米,被鱗片。花序聚傘式,1-3枚簇生於葉腋,長約5厘米,近無毛,被鱗片,有花2—3朵。花粉白色,大,徑約2厘米;萼片和花瓣寬約11毫米左右;雄蕊約90枚;子房近球形,有棱,花柱上半部5裂。果未見。花期8月上旬。

產墨脫。生於海拔1700米的山坡闊葉林中。

果可食。

(5)少脈水東哥

喬木,高達6米。小枝被爪甲狀鱗片,近無毛。葉狹橢圓形或倒卵狀狹橢圓形,長15—26厘米,寬6—10厘米,頂端鈍或近圓形,微凹或具短尖頭,基部漸狹,鈍;邊緣具重鋸齒;側脈14-22對;幼葉背麵有疏生絨毛,老葉僅中、側脈疏生鑽狀鱗片;葉柄長1.5—2.5厘米。花序圓錐式,單生於葉腋,長7—18厘米,疏被鱗片,幼嫩部分又疏生褐色短絨毛。花小,白色,直徑6—8毫米;花瓣中部以下合生,雄蕊60—64枚;子房近球形,花柱上半部分裂。果未見。花期8月中旬。

產察隅縣。生於海拔2000米溝穀的雜木林裏。

果實可食。

(6)紅萼水東哥

灌木,高3米。小枝被細小鑽狀鱗片。葉卵形,長9-23厘米,寬5—10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重鋸齒,側脈約26對,腹麵無毛,中脈疏生鱗片;葉柄長1.3—3.5厘米,被鱗片。花序聚傘式,1-3枚簇生於落葉葉腋,長3.5—4.5厘米,無毛,疏被鱗片,有花2-3朵。花小,直徑5—8毫米;花柱頂部5裂。花期8月中旬。

產墨脫。生於海拔1800米的山坡闊葉林邊緣上。

果可食。

85.山茶科

本科含28屬600餘種,廣泛分布東西兩半球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我國有15屬340餘種,集中分布於亞熱帶地區,西藏產7屬14種。

西藏產的均為常綠喬木或灌木。根據目前資料,最有經濟價值的是茶屬。墨脫、易貢、東久、察隅等地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段上,茶樹生長茂盛,可建立茶葉基地。

(1)長尾毛蕊茶

灌木,嫩枝有柔毛。葉薄革質,披針形,長7—9厘米,寬1.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上麵初時有毛,以後禿淨,下麵常有柔毛。側脈5—6對,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3—5毫米有柔毛或硬毛。花白色,1-3朵腋生,花梗長約3—4毫米,苞片3-5片,宿存;萼片長3毫米,被柔毛;花瓣5—6片,長1.5—2厘米;雄蕊1—2列,外列花絲連成短管,遊離花絲密被長柔毛;子房被茸毛,花柱頂端3淺裂。蒴果僅1室發育,球形,直徑1-1.3厘米,被柔毛,果皮薄;種子1個,球形。花期冬春間。

產墨脫。生於海拔1780米的山地闊葉常綠林中。分布於雲南到廣東、台灣;印度東北部、尼泊爾、不丹、緬甸及中南半島北部也有。

(2)茶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長8—11厘米,先端略尖,上麵略有光澤,下麵無毛,側脈6—8對。邊緣有鈍鋸齒,葉柄長3—7毫米。花1-2朵腋生,白色,花梗長5―8毫米,無毛;苞片2片,早落;萼片5,卵圓形,長約5毫米。有睫毛;花瓣5—7片,長1.5—2厘米;雄蕊多列,離生,無毛;子房3室,花柱3裂。蒴果扁球形,具三溝,果爿薄,3室,每室有種子1個。花期10—11月。

分布於墨脫、波密、錯那。全係村旁栽種供飲用茶葉。本區栽種茶樹沒有悠久曆史,現已在易貢、東久、察隅、錯那建立了茶場,並正式投產。

本種具有收斂、抑菌、興奮神經中樞、消除疲勞、興奮心髒、鬆弛平滑肌、抑菌等作用。也具有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之效。治頭痛、多睡、食積痰滯、瘧疾、痢疾等症。臨床報道,可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慢性腸胃炎,小兒中毒性消化不良、傷寒、急性傳染性肝炎、稻田皮炎、牙質過敏等症。

本科含3屬約120種,分布於歐洲以及地中海地區乃至西亞、中亞、東亞,多生長於荒漠、幹草原以及海岸、河岸等環境中。我國有3屬、約28種,西藏產水柏枝屬06501屬,有6種。

西藏所產水拍枝屬植物、多生於河灘、冰川衝積地或砂礫地上。目前在藏北、阿裏高寒地區作燒柴用;少數種類的嫩枝供藥用。

(3)秀麗水柏枝

灌木,高達3米。葉扁平,橢圓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3—20毫米,寬1.2—5毫米。總狀花序較細而疏,長達10厘米,側生於老枝上或在小枝頂端集合成圓錐花序狀;苞片變異較大,寬卵形至披針形,長3—5毫米,寬0.5—2.5毫米,具寬至狹的膜質邊緣,頂端鈍至銳尖;萼片基部合生,裂片卵狀三角形,具狹的膜質邊緣,長0.7—1毫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4.5-6毫米,寬1-2.5毫米,粉紅色;花絲僅基部合生。蒴果長約10毫米,種子長約1毫米(尚未成熟)種纓長約6毫米,具長約0.4毫米的柄。花、果期6—10月。

產日土、革吉、噶爾、劄達、劄囊、錯那。生河岸、河穀沙礫地,海拔3000—4300米。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蘇聯中亞地區也有。

莖皮纖維可以為繩、造紙、織麻袋;杆可供編織筐簍、也可蓋房頂用。

(4)雙花堇菜

多年生草本,高3—20厘米。根狀莖纖細,常平臥或歪斜,具結節,生細根。莖纖細,光滑,常具3節。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尖,全緣,長3—6毫米,不與葉柄合生;葉柄細,長1-10厘米,無毛;葉通常腎形,少有近圓形或闊卵形,先端圓,具淺齒或圓齒,基部通常深心形,有毛或無毛。花1—3,生莖上部葉腋;花梗細,長1—6厘米,苞片披針形,極小,長約1毫米,果期常脫落;萼片條狀披針形至狹長圓形,先端尖或鈍,基部附器不發育;花瓣淡黃色至黃色,長圓狀倒卵形,具明顯的褐色脈紋,側瓣無須毛,下瓣連距長約1厘米,距短小,微超出萼基部;子房無毛,花柱直立,上部深二裂。蒴果長圓狀卵形,長4—7毫米,無毛。

產江達、類烏齊、察隅、波密、嘉黎、亞東、聶拉木、吉隆。生草坡,林緣,灌叢等處,海拔2700—4100米。分布於我國西北,華北,東北,雲南、四川西部;歐洲、中亞、西伯利亞、克什米爾地區、印度東北部、喜馬拉雅山區、朝鮮北部、日本、北美西北部也有。

全草入藥,有止血、清熱解毒之效。可治跌打損傷、疔瘡等。

86.大風子科

本科約90屬12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有14屬約40種,西藏產3屬3種。

西藏所產經濟價值大的是馬旦果屬馬旦果。它是一種高大喬木,樹幹或樹枝上結果,種子含油率達70多以上,墨脫門巴族人民用其果實榨油食用。是一種木本油源植物。但這種油有一定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