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一般人開工以前都會把工價往高抬,這是建築行業的普遍現象,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會有人去戳穿的。
再加上這個時候,工價和材料價格並不明確,幅度很大的,不像後世那樣,你不懂的直接搜度娘,上麵各種材料價格,人工價格標注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這個時候的付錢方式大概都是這樣的:開工三天之內付百分之二十左右,然後活幹一半再付百分之三十,活幹完驗收合格後付清,就算付不清最少也得付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剩下的百分之十五,能不能要下,就看包工頭自己的本事了,本身要價就比市場價高百分之十,其實要不下也沒什麼,包工頭虧損的並不多,能要下就是純賺的。
室內裝潢也分很多種,分好幾個級別,比如刮仿瓷、上乳膠漆等,一般私人是很少用刮仿瓷的,這種的一般撐不了幾年,所以為了一勞永逸,一般戶主都會選擇用乳膠漆。
乳膠漆材料貴,施工還麻煩,可價格高,是包工頭的最愛,房子主體成型後,裝潢隊伍進場,先清理一遍毛坯房,然後開始上乳膠漆,接著是拋光、把牆麵打磨光滑,最後吊頂、石膏、貼牆角、貼壁紙、安裝家具、噴漆、水電安裝等。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這麼多程序不可能一個人都學全,一般都是好幾個人合作,裝潢也分工種。
比如安裝吊燈、電路、水管的水電工;
室內抹灰、刮仿瓷、石膏、上乳膠漆的泥瓦工;
做家具的木工;噴油漆的油漆工;貼牆角、貼壁紙、負責雕刻的雕刻工等。
餘文樂的老板主要幹的是泥瓦工,他負責接單要錢,然後手下帶一個泥瓦工師父、一個小工就可以開幹了,等粉刷結束後,其餘工種進場,這些人相當於從餘文樂老板的手中再接活。
餘文樂跟著的泥瓦工師父是本縣人,也算是老鄉了,而且隻比他大兩歲,歲數相差不大,又都是年輕人,也比較好交流。
剛開始幹的時候餘文樂很不適應,因為他太瘦弱了,這種活其實並沒有多少重體力活,不過也不輕鬆。
要先把膩子倒進桶裏,然後加水開始攪拌,而且這個時候還沒電動工具,就是拿個木棍人工攪拌,剛開始還好,你攪到最後會感覺到膩子越來越重。
這還是好幹的,等開始刮膩子的時候那才是難了,刮膩子是個技術活,你必須讓它均勻的塗抹在牆上,這樣再最後找平的時候,才不會多費力氣。
找平以後還要等膩子幹,當膩子徹底幹了以後還要用紗布進行打磨、拋光,要讓牆麵整體成平整、光滑的狀態才行。
主家是會驗收的,不可能你幹成什麼樣都行,別人用大半積蓄請來的裝潢隊,豈能讓你草草了事?這可是以後要住一輩子的地方呐!
打磨的時候那粉塵,真是無法形容,你就是戴著口罩,都能感覺到一股濃厚到無法呼吸的粉塵味撲麵而來。
還沒辦法躲,隻能憋著氣趕緊幹活,餘文樂幹了半個月就後悔了,他現在隻是學徒,一個月才五百塊,這點錢隻勉強夠他抽煙,交手機費的,幸虧還有幾千存款在手,要不然他真慌了。
這活和煤礦相比,還不如煤礦呢,煤礦起碼還苦輕,工資又高,離家又近,真正的錢多事少離家近啊有木有?
傻逼餘文樂竟然不幹,還跑出來,你是那塊料嗎?你跑出來幹啥,真是……氣到奶疼,兩隻都疼……(๑><๑)
好在是餘文樂在食堂學的手藝派上了用場,工隊平時就四個人,老板、老板對象、泥瓦工師父加個餘文樂,奇葩的是這三人都不會做飯。
也不是說一點都不會,隻是那個味道就有點難以形容了,而且隻能保證熟,還隻會簡單的菜,稍微麻煩一點的根本做不來。
餘文樂終於可以發揮特長了,他也喜歡去做飯,因為做飯可以少幹活,每天三頓飯,做一頓飯半小時,可以提前下工去做,做完洗刷完了後,還能休息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