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夥伴是鄰村的,而且和餘文樂二姐是同學,餘文樂也在他們村念過書,對方比餘文樂高一屆,算是他學長。
他這個人怎麼說呢,挺不好相處的,為人比較高冷,幹活也利索,看不得幹活磨磨唧唧的人,巧了,餘文樂這人生性就慢,幹啥都是磨磨蹭蹭的,把他氣的哦。
好在是他倆年紀差不多,上班的不愉快,在下班餘文樂請他吃飯、上網後很快就解決了,而且餘文樂這人有個特長,那就是會見人說人話,見鬼也能聊。
不誇張的說,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三歲孩童,那都能聊幾句,哈哈哈!太不要臉了,餘文樂曾經對他對象說過一句話,當時他是這樣介紹的:我這人吧,人老實話不多。
後來她才發現餘文樂並沒有說錯,隻是沒有斷句而已,真實情況是:人老,實話不多。
哈哈哈!閑言少敘,咱言歸正傳。
煤礦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班之外,你基本上是沒有時間幹別的事的。
而且對於一個向往花花世界的年輕人來說,煤礦無異於一座牢籠。
這個煤礦在寧鄉縣都屬於第一大礦了,其規模很大,連井下帶地麵的人員加起來有上千人了,雖然比不上那些大型國企,但是在這個小縣城,那也是數一數二的企業了。
其實在那個年代,這個煤礦的福利已經相當不錯了,此時才2005年,2005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為 1.427萬元\/人。
一個人的一年平均工資都還不到一萬五,餘文樂此時幹的崗位,一個班是三十多到五十左右,一個月下來大概一千出頭,加上全勤獎每個月達到二十五個班,獎勵三百元,季度獎每三個月達到七十五個班,獎勵一千二百元,一個月就是三百。
還有年終獎,一等獎三百個班,獎勵八千元,二等獎二百八十個班,獎勵五千元,三等獎二百六十個班,獎勵兩千元。
其實這個獎金並不難得到,基本上隻要你每個月能拿到全勤獎,那季度獎就沒問題了,年終獎哪怕拿不到一等獎,那拿個二等獎也是沒問題的。
按二等獎,然後全勤獎和季度獎都能拿到手的話,每年每個下井工人起碼能拿到兩萬五左右,別嫌這個錢少,這可是04年―07年之間,這個時候人民幣的購買力還是很厲害的。
兩萬五是什麼概念?在二十年後也許不算什麼,畢竟工資上萬的比比皆是,可在這個年代已經不少了。
餘文樂大姐02年出嫁的時候,彩禮也不過才八千八而已,大哥05年結婚的時候,彩禮也才一萬四千八,二姐06年結婚的時候彩禮才一萬八。
兩萬五相當於你可以娶個媳婦了,二十年後你一年能掙個娶媳婦錢?不能吧?
餘文樂在礦上幹了三年,不過也沒攢到錢,每個月發的一千塊,他最少有一半都給就地消費了,飯店吃吃飯,網吧上上網,商店買點日常用品,小零食啥的。
基本上工資剛到手就被他揮霍的差不多了,能剩下的就是獎金了,三年的煤礦工作,餘文樂最後就攢了五千塊。
主要是他這人沒有理財的念頭,也不知道留著錢幹啥,屬於那種今日過好今日事,哪管明年雨加霜。
而且他還有個毛病,特別喜歡看小說,各種言情小說,比如瓊瑤寫的那些,還有各種武俠小說。
那個年代還沒有電子書,都是買的實體書,正版是買不起的,能買起餘文樂也不會去買,他買的都是集市上十塊錢一本的盜版書,裏邊錯別字連篇,而且還時不時就從這本書跳到下一本,但是絲毫不影響餘文樂觀看,因為他會腦補。(๑><๑)
哪怕是後來出現電子書後,餘文樂也沒放下看小說的習慣,正所謂有失必有得,也許正是那些年的不務正業,讓他積累了大量的閱讀量,才讓他現在有了寫書的底氣吧?雖然寫的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