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紅薯做的,這玩意不能多吃,吃多了不好消化。
然後就是臘月二十三的小年,祭祖,放鞭炮,吃糖瓜,和小孩子們一起玩‘滴滴精’‘起火’‘摔炮’餘文樂玩的不亦樂乎,很久沒有這麼開心了,食堂幹活開心嗎?這有什麼好開心的,錢掙不到,技術學不到,如果不是沒有好的地方去,餘文樂都不計劃待了,真是浪費生命。
每個人做事都有所圖,圖財?圖名?圖利?圖色?還是圖本事?隻是好多事不能明說而已,本質上不還是圖這些嗎?
大縱橫家張儀曾經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名往,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連一代名師都直言不諱為名為利,我等凡人說這個有什麼可恥的?可恥的是你又當又立!
如果什麼都不圖,那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因為你天生舔狗?你這都不能叫舔狗,你這就是狗王啊兄弟(๑><๑)
接著就是過年了,砍柴火,貼對聯,包餃子,看春晚,打野火,放鞭炮,過年好!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
新春即將來臨,每逢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呈現出喜慶熱鬧的氣氛。
餘家也開始熱鬧的忙碌起來,餘文樂忙著貼春聯,大哥忙著掛紅燈籠,母親和二姐準備著年夜飯…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父親寫的,看著龍飛鳳舞的字體,餘文樂一陣羨慕,可惜自己螞蟻爬的字體實在是拿不出手(๑><๑)
春聯也叫門對,對聯,春貼等,抒發了我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願望。
春節到,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
在貼春聯的同時,也要在門上,牆壁上貼各種各樣的“福”字。“福”字指好運,運氣,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好運已到,“福”字也是父親寫的,不愧是那個年代的高材生啊。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
隨著二姐的一聲。
“吃飯啦!”
一桌豐盛的飯菜便陸續上了餐桌。
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其實也不算餐桌,算是西山省特有的炕桌吧,互相說著吉利話,吃著充滿溫暖的年夜飯,一家人都其樂融融的。
年夜飯可豐盛啦!
有魚,肉,蝦,螃蟹,還有各種各樣的蔬菜和冷菜……
當然,這隻是你們的幻想,這個年代有條魚就不錯了,今年家裏還養了一頭大黑豬,純天然無汙染,不吃任何飼料的大黑豬哦(๑><๑)
臘月裏,父親請人殺了豬,給爺爺奶奶送了些,家裏留了些,其餘的都賣了,家裏留了一個豬頭,四個豬蹄,一個豬尾巴,豬尾巴可是個好東西哦(๑><๑)還有一個後肘,十多斤白肉居多的五花肉。
母親展示了她高超的廚藝,餘文樂是這麼認為的,豬頭肉煮好以後,涼拌了一個涼菜,還弄了個豬耳朵,豬尾巴可是餘文樂得最愛,外邊一層皮,中間一截一截的骨頭,不是脆骨,就是嘬那個骨頭,嘬一口都他麼口水(๑><๑)餘文樂嫌棄的又吐了出來,又被大哥騙了。
母親身為一個農村專業婦女,不會做什麼太高端的東西,魚拿來清蒸了一下,放點生薑,香菜,蔥花,端上來了,可魚不就是吃這一股鮮味嗎?
父親也出手做了一個寧鄉縣有名的西山小炒,豬肉切成肉絲,放油炒一下,倒上水,放上油鹽醬醋等調料,等煮的差不多了,勾兌上澱粉,扔上蔥花香菜就可以出鍋了。
那味道,叫一個美味啊,餘文樂從小就愛這一口,感謝父親(๑><๑)也感謝母親(๑><๑)算了,都感謝一遍吧?感謝TV,感謝CCTV,感謝西山TV(๑><๑)
大家都吃得開心極了!一遍又一遍地舉杯慶祝著,當然,隻有大哥和父親的杯子裏有酒,兩瓶草莓汁被眾人分著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