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報答父母,是最等不及的事(1 / 2)

報答父母不能等,不要等到自己真正有了錢有了車才去孝順父母。其實他們並不希望我們能給他們多少,他們需要的是兒女的真誠關懷和噓寒問暖。

比爾·蓋茨創業期間,有次,母親病重且生命危險,當時他正在外地。得知消息後,蓋茨當時發瘋一樣地開著車往家裏趕。在高速路上被警察抓住了。停下車的時候,他禁不住地大哭起來。哭著把自己母親要不行了的事情說出來。沒想到警察放了他,但是要求他不要那麼瘋狂地開車。

還有一個關於蓋茨的故事。數年前,《機會》雜誌在意大利的米蘭創刊。為了能一炮打響,董事長亨利·肯德裏提議,請比爾·蓋茨來寫發刊詞。最後,比爾·蓋茨終於答應了在紐約開往內羅比的飛機上,可以接受一刻鍾的采訪。記者為采訪草擬了三個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是:您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麼?比爾·蓋茨說:“根據我的經驗,我認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順。”

是啊,在這個世界上,有好多事情都可以等待,我們可以在擁擠的公交牌前等待下一輛緩緩開來的車,我們可以親手栽下一棵小苗,然後用往後的時光期待著它的綻放和盛開。隻有我們的父母,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等著我們去報答。當我們羽翼漸漸豐滿,可以展翅高飛的時候,他們卻駝了背,勾著腰。

其實,人世間最好報的是父母恩。因為,父母親需要我們做的並不多,一句溫馨地問候,一碗清香的麵條,一次散步的攙扶,一夕無言的陪伴……這些似乎不難做到。於是乎,便有了四世同堂人欽慕,其樂融融享天倫的意境。

也許,人世間最難報的是父母恩。因為,現實給我們的無奈太多,居室的弊端讓我們與父母遠隔,職場的忙碌讓我們的心力疲憊,小家的繁瑣讓我們的時間無暇……這些似乎很難逾越。於是乎,便有了子欲孝時父不在,此恨綿綿空惆悵的感歎。

古往今來,“孝”聲聞名的人太多太多,李密、範仲淹、魯迅……到今天仍是曆史長河中一瓣恒久的心香,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緬懷故人,更要從現在起孝敬父母,一旦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恐怕再後悔,也隻是徒勞罷了。所以,報答父母,就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有一位朝八晚五的上班族,在為工作埋頭忙碌過了冬季之後,終於獲得了兩個星期的休假。他老早計劃好的,要利用這個機會到一個風景秀麗的觀光勝地去,泡泡音樂廳,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隨心所欲的休憩一番。臨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興奮的整理行裝,把大小箱子放進轎車的車廂裏。

第二天早上,出發前,他撥個電話給他母親,告訴她去度假的主意。

母親說:“你會不會順路經過我這裏?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們很久沒有團聚了。”

他說:“母親!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有點趕,同人約好見麵時間的。”母親說:“那就算了,你好好的去玩罷,我會惦記著你。”

當他的車正要上高速公路,他忽然記起來,今天是母親的生日。於是他繞回一段路,停在一個花店門前。打算買些鮮花,叫花店送去給母親,他知道母親喜歡花。店裏有個小男孩,正好買一把玫瑰,在付賬。小男孩麵有愁容,因為他發現所帶的錢不夠,少了 10 塊錢。

他問小男孩:“這些花是做什麼用的?”

小男孩說:“送給我媽媽,今天是她的生日。”他拿出 10 元鈔票為小男孩湊足了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