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回 殘秋(2 / 3)

巴彥兀立把包青格勒和楊秀英等人送到了雞冠子山爺爺原來的牧場後,一個人回到了蒙古屯等著石鷹溝胡子的到來。

那場廝殺後,李三爺和韓敬天知道鄧山一定會打蒙古屯的主意,特意讓巴彥兀立搶先一步回到這裏。

這天下午,巴彥兀立在後山崗上看見白龍一個人走進了包青格勒家。白龍見屋裏沒人,返身走了出來,遠遠的看見巴彥兀立站在山崗上,也走了過來。巴彥兀立知道這人與鄧山不是一路貨色,在徐大虎家救過這些人,大家對他頗有好感。

白龍帶出來的二十幾個弟兄,大部分是小日本子投降前投到綹子裏來的,早就討厭了胡子打打殺殺的日子。特別是小鬼子投降後,都想回到家裏和親人團聚,過那種“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兒”的安安穩穩的田園生活。按著道上的規矩,隻要進綹子靠了窯,是決不允許擅自“拔香頭子”(退火)的。有人膽敢壞了規矩,擅自離開,必死無疑。

白龍帶出的二十幾個弟兄在離開東北溝不久就“散幫”了,大部分各奔東西,尋找自己的去處了。白龍身邊隻剩下七個弟兄,他把這些人安排在蒙古屯西邊的小樹林裏,一個人走進了包青格勒的家。

“巴彥兀立,一向可好啊!”白龍認出了對麵山崗上的巴彥兀立。

“白大哥好,怎麼來這裏了?就一個人?大隊人馬藏起來了吧!哈哈哈哈。”巴彥兀立有點懷疑了。

白龍安排手下七個兄弟住進了包青格勒家,他隨巴彥兀立走進了雞冠子山。

巴彥兀立很感激白龍的幾次出手相救,把他帶到了雞冠子山爺爺的牧場,母親拿出“馬奶幹兒”招待白龍,這是蒙族人有尊貴的客人到來時才拿出來的好東西。

白龍沒有回到石鷹溝,接來小紅,兩個人在雞冠子山找了個好地兒,養了一群羊,從此真的過上了“老婆孩子熱炕頭兒”的日子。

留在蒙古屯的七個胡子在斷糧後跑回了石鷹溝,白龍又一次失蹤了,這讓鄧山大為困惑。

楊秀英不放心身患重病的李三爺,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和巴彥兀立一起抱著孩子,趕著小鹿,帶著大黃狗,懷裏揣了個在當地獵戶家買來的熊膽,踏上了返回東北溝的山路。

東北溝已經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這一帶經常有政府的部隊經過,胡子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囂張。

巴彥兀立知道李三爺他們去了朝陽山,一個人騎馬越過龍頭山,趟過濟沁河河,向朝陽山走去。

四愣子被李三爺三個人救了回來,驚魂未定。半夜的時候,悄悄的起身,離開了小土房。

李三爺見這裏沒有了梁過子的消息,也不願意參合四愣子的事,自己的身體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犯病的時候幾乎沒有了呼吸,每天犯病的次數也在增加,高海也已束手無策,眼巴巴的看著他被折磨的樣子,偷偷的流淚,幾個人決定返回東北溝。

天還是那麼藍,地上的莊稼已經開始泛黃,秋天又一次走進北大荒。

中秋節到了,李三爺的病情像是有了轉機。呼吸漸漸的順暢起來,這讓大家心情愉悅了許多。

“敬天,過節了,你也該回家看看了吧!今早就動身。”李三爺幾次催促韓敬天回家,都被他拒絕了,他擔心三哥的身體。

韓敬天看了看正在給李三爺號脈的高海,高海沒有抬頭看他,號完脈走出了屋子,韓敬天心裏一緊,隨著高海一起走出了院子。

中秋節的晚上,四愣子走進了李三爺的家。

鄧山的綹子被政府部隊打散花兒了,他和徐大虎帶著幾十個胡子已經進入北溝,正向這邊跑過來。

李三爺的眼睛裏放射出嚇人的凶光,站起身走到了牆邊,伸手摘下掛在牆上的“三八大蓋兒”,徑直走到山坡下的小路上,站在那裏等著鄧山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