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城東方,距離淩雲城五裏外,有一片山脈,自西北向東南綿延數百裏,這片山脈並不如何險峻,也並不算高大,與寒風大陸的陸地僅不到千米的落差。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片山脈在寒風大陸上便很有名,因為寒風大陸上近千年來最榮耀的逍遙宗便坐落在這片山脈之中,準確來說逍遙宗是坐落在這片山脈之中的幾座山峰之上。也是因為有逍遙宗的存在,人們將逍遙宗所在的山頭統稱為逍遙山,而將這片山脈命名為逍遙山脈。
所謂山,便有高有低。遠看逍遙山脈,其走勢是呈拋物線狀的,從地平麵一直斜著往上,緩緩拔高近千米,然後又緩緩落至地平麵之上,拋物線的高處,隱約可見許多房屋的棱角,那裏便是逍遙宗宗門所在之處。
逍遙宗作為寒風大陸近千年來最榮耀的宗門,自然很受未曾修行卻向往修行的人的青睞,所以很多人慕名拜入逍遙宗門下,其門人弟子有四五千人之多,是名副其實的寒風大陸第一大修行門派。
逍遙宗所在的山頭分為前山和後山。後山較小,是逍遙山脈的最高處的一座山峰,也是逍遙宗的核心之處,宗門宗主以及宗門的眾多有身份實力的長老和有潛力的弟子便居住修行於此,大約有近千人。而前山則相對廣闊許多,人數也是後山的好幾倍,大多數弟子也是在前山學習修行,同時前山也是這次寒武大會的舉辦地。
逍遙宗這一個多月來很忙碌,忙著修建比試用的平台,忙著搭建觀看比試用的看台,忙著挑選參加寒武大會的人選。總之,他們這一個月來的忙碌是為了寒武大會的順利召開和順利進行。
逍遙宗宗主很重視這次舉辦寒武大會,因為寒武大會第一次舉辦便是在這裏。千年前那場波及整個世界修行界的大亂,便止於逍遙宗的那位大能,也是因為那次事件,那人意識到要讓整個寒風大陸修行界的人的修為得到提高,才能夠更好的抵禦外界的入侵。而怎樣提高整個修行界的人的修為是個大問題。
他想著年輕人始終是這個世界的未來,隻要培養好了年輕人,那麼寒風大陸的修行界就能長時間屹立於整個修行界。那麼怎樣培養年輕人呢?他便想到了舉辦寒武大會。
通過寒武大會這樣的比試,選拔出各個宗門或世家的年輕一代的佼佼者,通過進入那幾處公認的修行聖地去修行,來人為的提高年輕一代的修為,心性等等,這樣就起到了培養年輕人的目的。
他將他的想法告知當時其他幾大宗門,人們一拍即合。由於這事兒是第一次做,誰也沒有經驗,於是那人一想,便決定將舉辦地定在逍遙宗,其他人隻要出人便可,於是第一屆寒武大會便迅速舉辦了起來,而且效果很好,於是這種選拔修行人才的方式便一直延續至今。
到今年為止,寒武大會已經舉辦了不知多少屆,有幾百位當時寒武大會的第一名或者前幾名在各自所在的宗門或世家身負重任,也有些天才少年已經隕滅,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但寒武大會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
寒風大陸最開始的幾屆都是在逍遙宗舉辦,由於某些原因,導致那幾屆的前幾名被逍遙宗的人包辦,其他宗門便開始有了不同意見。
於是為了公平,寒武大會的舉辦權開始旁落,每個宗門或世家都可以舉辦寒武大會,並且排了個順序表出來,從那以後,寒武大會便在不同城池的不同宗門或世家開始舉辦,這個規矩也一直延續至今。
這次寒武大會,便再次輪到了逍遙宗舉辦,等於是回到了它的起點,所以逍遙宗宗主便很重視,從比試平台的選址到參加比試的人才的選拔,他都有介入。
按理說,作為一個宗門的宗主,需要處理的事很多,本應無暇顧及此事,他隻需要安排好人便可辦好,他之所以如此關心這件事,甚至將其他工作交給別人來做也要辦這件事,是因為這是他擔任逍遙宗宗主以來第一次舉辦這樣的賽事。
一般來說,修行者的生命比普通人要長久很多,活個一二百年不成問題,若所修功法能修至大成,或修至齊星境,活近千年亦不成問題。宗門宗主治理宗門幾百年不成問題,但逍遙宗卻不然。
逍遙宗每二百年換一次宗主。這是當年那位逍遙宗大能定下的規矩,一直延續至今,從來沒有人質疑這一點。當然,事實證明那位大能定下的規矩是很明智的,那人的智商真的很高。因為這近千年來有許多宗門崛起,又有許多宗門覆滅,唯有逍遙宗屹立不倒,反而成為寒風大陸第一大宗門,許多人認為原因就是那個每二百年換一次宗主的規矩。
時間不會停止,隻會前進,修行界也是一樣。曆史在發展,人在進步,不同年代的人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以及處事原則,如果不能與時俱進,那麼就擺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逍遙宗用更換宗主這樣的方式,實現了整個宗門的長盛不衰,贏得了未來。所以不知從何時起,許多宗門開始效仿逍遙宗的做法,定期的更換宗主或者家主,從而形成了現在這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