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有句名言:“這是一個兩分鍾的世界,你隻有一分鍾展示給人們你是誰,另一分鍾讓他們喜歡你。”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一把打開機遇大門的鑰匙。真正良好的第一印象是由內而外的,包括得體的儀表、大方的態度、自信的語言等多個方麵。第一印象的好壞幾乎可以決定人們是否願意與你繼續交往。人際交往,千萬不要忽視第一印象。
形象法則1
美麗的儀表是比任何介紹信都有用的推薦書
儀表,有人稱之為“身體的魅力”。儀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如果其他條件都相同,那麼,身體有魅力的人比沒有魅力的人更招人喜歡。尤其是和陌生的人初次打交道時,儀表對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起著先入為主的作用,而第一印象的好壞往往決定著人們以後對你的交往水平和喜愛程度。
美好的事物出自靈巧的手,瀟灑的儀表更能讓人心靈愉悅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一次陌生的大學生新生舞會上,主持人隨機地給每個人安排舞伴。在舞會結束時,對每個人進行有關舞伴印象和喜歡程度方麵的提問,其結果是:
(1)女生們表示,她們之所以喜歡自己的舞伴,隻是因為他們的外在條件。比如:她們認為自己的舞伴有風度、衣冠楚楚、舉止瀟灑、彬彬有禮。
(2)男生們表示,他們之所以喜歡自己的舞伴,並打算進一步與其約會的原因,也隻是因為她們的外在條件。比如:他們認為自己的舞伴美麗動人、衣著得體、舉止文雅。
(3)至於所謂才智、社交能力、品質等問題,男女學生在初次印象中均未曾加以考慮。
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美麗的儀表是比任何介紹信都更為有效的推薦書。人們在生活中也常常有意識地把儀表作為一種交往工具,在去參加宴會、朋友聚會之前,人們總是會不失時機地打扮一番,以博取別人的喜歡。
在政務、商務及社交場合,一個人的儀表得體,不僅能贏得他人的信賴,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還能夠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注重個人著裝的人能體現儀表美,增加交際魅力,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願意與其深入交往。相反,穿著不當,舉止不雅,往往會降低你的身份,損害你的形象。
儀表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一個人的儀表要與他的年齡、體形、職業和所在的場合吻合,表現出一種和諧,這種和諧能給人以美感。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穿著要求,年輕人應穿著鮮豔、活潑、隨意一些,體現出年輕人的朝氣和蓬勃向上的青春之美。而中老年人的著裝則要注意莊重、雅致、整潔,體現出成熟和穩重。對於不同體型、不同膚色的人,就應考慮到揚長避短,選擇合適的服飾。
職業的差異對於儀表的協調也非常重要。比如,教師的儀表應莊重,學生的儀表應大方整潔,醫生的穿著也要力求顯得穩重而富有經驗。當然,儀表也要與環境相適應,在辦公室的儀表與外出旅遊時的儀表當然不會相同。
此外,色彩的搭配也很重要。在選擇服裝、飾物的色彩時,應考慮到各種色調的協調與工作環境的搭配。美國有一位女推銷員在氣候較冷的北部工作,一直都穿著深色套裝,提著一個男性化的公文包。後來她調到陽光普照的南加州,她仍然以同樣的裝束去推銷商品,結果成績不夠理想。後來她改穿色彩淡的套裝和洋裝,換一個女性化一點的皮包,使自己有親切感,著裝的這一變化,使她的業績提高了25%。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如何得體、適度的穿著已成為一門大有可為的學問。
對於職場中的男性和女性來說,穿衣配飾的規則是一門必修課
(1)女性儀表注意
女性的穿著打扮應該靈活有彈性,要學會怎樣搭配衣服、鞋子、發型、首飾、化妝,使之完美和諧,最終被別人稱讚,應該誇你漂亮而不是說你的衣服好看或鞋子漂亮。
服裝
套裝是目前最適合女性的服裝,但過分花哨、誇張的款式絕對要避免;極端保守的式樣,則應掌握如何配飾、點綴使其免於死板之感,若是將幾組套裝作巧妙的搭配穿用,不僅是現代化的穿著趨勢,也是符合經濟原則的裝扮。過分性感或暴露的服裝絕不能出現在辦公室中,這會使人留下“花瓶”的印象,而失去升職的可能。若是看重自身的職業或事業心重的女性,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淺色襯衣仍舊有權威性。脖子長的女士不適合穿V形衫,體型較胖的女性最好穿一身顏色一樣的服裝。
色彩方麵,穩重有權威的顏色包括:海軍藍、灰色、炭黑、淡藍、黑色、栗色、鏽色、棕色、駝色;應該避免淺黃、粉紅、淺格綠或橘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