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聯合國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國際組織,但由於其權威在曆史上屢屢受到挑戰,其作用、影響和效率又似乎在不斷下降。但以筆者在聯合國工作4年時間的感受來說,其工作人員的素質,熱情和高效率地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的工作態度,以及在實現男女平等、關心婦女與兒童權益等方麵所作出的努力,還是給筆者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
在聯合國新聞與出版司辦理出入證件時,筆者發現辦公室內7名工作人員是清一色的女性,其中2人負責接待,另外5人負責照相和製作證件,從進門填表、排隊照相到把印有聯合國國徽的通行證製作出來,前後隻用了半個小時。而在聯合國總部4樓辦理銀行開戶手續,從交驗護照到辦理支票、信用卡等,也隻用了半個小時。為筆者開戶的是個黑人,名叫穆比,他為筆者詳細介紹了大通銀行的服務範圍,並說該銀行自1946年起就在聯合國設立了分行,時間雖然過去了57年,但銀行的服務質量卻從未發生變化。穆比和藹可親的態度和優美的英語書法,都讓筆者倍感舒心。
聯合國總部東樓3層,是秘書長發言人的辦公室,辦公室附近走廊擺放的20多個架子上,數百個小格裏陳列著用多種文字印刷的新聞材料,有的材料有數百頁之多,格子裏放不下,就成堆地放在桌子上。這些新聞材料都按不同日期有序陳列,1 6 8名常駐記者在經過當日的“要聞”架子時,都會隨手取一份日程安排,以了解當天的重要活動和發生的重大新聞。《人民日報》的辦公室在C-322房間,同在一起辦公的新聞單位還有國內的《經濟日報》、《文彙報》、《科技日報》,以及美國、墨西哥、阿根廷、科威特等國的新聞界同行,不過平日大家見麵隻是打聲招呼,工作起來則是各為其主,各自關心涉及本國利益的重大新聞。C-322房間與安理會大廳和新聞發布中心近在咫尺,有重要活動時打開辦公桌上的電視,不去會場也能看到現場發生的事情。每天中午12點,安南秘書長的華裔女發言人江華,還會把重大新聞宣布一遍,記者和前來參觀的遊客,都有權利向發言人提出問題。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總部位於紐約曼哈頓島東邊的一塊“國際領土”上,占地18英畝,由聯合國大會大廈、聯合國會議大廈、聯合國秘書處大樓、哈馬舍爾德圖書館等在內的11處建築組成。其中聯合國秘書處大樓最具特色,它的外形酷似一個火柴盒。“火柴盒”高165.8米,共有39層,東西兩麵為藍綠色的玻璃幕牆。麵對曼哈頓繁華地段五個街區的廣場前麵,一長列的旗杆上以字母為序從北到南飄揚著192個會員國的國旗,在大樓內的牆壁、窗戶、辦公室的門上和各種文件資料上,聯合國的國徽則比比皆是,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