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紮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工作
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上午就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研究進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麵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要深刻認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著眼於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更加積極主動地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高培勇教授、政治學研究所房寧研究員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誌認真聽取了他們的講解,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性課題,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性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我們解決好人民內部矛盾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於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由於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人民內部各種具體利益矛盾難以避免地會經常地大量地表現出來。雖然人民內部矛盾是在全體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但必須高度重視,下大氣力做好工作,以激發社會活力、增強人民團結,促進黨和國家事業更好發展。
胡錦濤強調,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責任,創新機製,統籌兼顧,落實措施,認真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依法保障人民權益,不斷提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能力和水平,紮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各項工作。
胡錦濤就紮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工作提出4點要求。一是注重從源頭上減少矛盾。要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不斷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打牢物質基礎。要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堅持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製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各項決策符合客觀實際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二是注重維護群眾權益。要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製,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麵群眾的利益,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落實到社會管理各領域和全過程,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依法保護群眾權益。三是注重做好群眾工作。要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工作,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加強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宣傳教育,推行領導幹部接待群眾製度,健全信訪工作責任製,及時了解群眾心聲和實際需求。四是注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管理發展變化,積極推動社會管理體製機製創新,健全民主製度,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調、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基層基礎建設,提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能力,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和服務體係建設,提高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
胡錦濤強調,提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能力和水平,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周密部署,紮實推進,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探索新思路新辦法,創新和完善體製機製。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貫徹群眾路線、切實轉變作風,多做順民意、解民憂、得民心的實事,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人民日報》2010年9月30日第1版)
附錄胡錦濤在十七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
紮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1月10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和反腐倡廉建設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大力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的積極作用;堅決反對腐敗、嚴厲懲治腐敗分子,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周永康出席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賀國強主持會議。
胡錦濤強調,2010年,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建設,深化對反腐倡廉建設規律的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了新成效、積累了新經驗。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加注重標本兼治、懲防並舉,更加注重完善製度、規範權力,更加注重維護民利、保障民生,更加注重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深化改革、開拓創新。
胡錦濤指出,必須清醒地看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仍然麵臨一些突出問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我們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設取得的明顯成效,又要看到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更加有力的舉措堅決懲治腐敗、有效預防腐敗,進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
胡錦濤強調,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強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按照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部署和要求,促進全會提出的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建設,在統籌推進教育、製度、監督、改革、糾風、懲治等各項工作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提高預防腐敗能力和水平。第三,加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繼續抓好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貫徹落實。第四,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始終保持查辦案件強勁勢頭,嚴肅查處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發生的腐敗案件,堅決遏製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勢頭。第五,加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治理,深化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第六,加強對地方換屆工作的紀律保障,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全過程的監督,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胡錦濤指出,麵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麵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完成“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奮鬥。我們必須進一步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全部工作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全黨同誌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使我們的事業經得起任何風浪、任何風險的考驗。
胡錦濤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一是要著力加強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教育,加強黨的性質和宗旨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二是要著力建立健全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要求的決策機製,作決策、定政策必須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統籌協調各方麵利益關係,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三是要著力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開展工作,大力增強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意識,大力推行依法行使權力,大力提高依法辦事能力,大力實施各項公開製度,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四是要著力維護人民群眾權益,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切實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製,完善中央惠民政策落實保障機製。五是要著力查處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維護群眾利益。六是要著力加強基層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教育引導基層幹部加強黨性修養,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幫助基層幹部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新本領。要理解基層工作的困難、體諒基層幹部的艱辛,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基層幹部,使他們不斷為黨和人民作出新的工作業績。
胡錦濤強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幹部要帶頭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堅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到紀檢監察工作指導原則、工作部署、隊伍建設中去,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努力在實踐根本宗旨、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上作出表率、取得成效。各級黨委要以貫徹落實《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的規定》為契機,堅持和完善反腐敗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切實擔負起全麵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政治責任,加強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領導,保證紀檢監察機關充分履行工作職責。
賀國強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全麵總結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成效和經驗,科學分析了當前的反腐倡廉形勢,明確提出了今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要任務,深刻闡述了切實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之中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總體要求、工作重點,對於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推動全麵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王剛、王樂泉、王兆國、王岐山、劉淇、劉雲山、劉延東、李源潮、張德江、徐才厚、郭伯雄、何勇、令計劃、王滬寧、李建國、馬凱、孟建柱、戴秉國、王勝俊、曹建明、李金華等出席了會議。中央軍委委員陳炳德、李繼耐、廖錫龍、常萬全、靖誌遠、吳勝利、許其亮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誌,解放軍駐京各大單位及武警部隊、在京中央骨幹企業的負責同誌,列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的代表,出席全軍紀律檢查工作會議的全體同誌參加了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於1月9日在北京開幕。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持了會議。賀國強代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了題為《堅持改革創新,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成效》的工作報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18人出席了會議。
(《人民日報》2011年1月11日第1版)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
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紮紮實實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係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19日上午在中央黨校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麵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製、能力建設,維護人民群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良好秩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係,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出席開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主持。
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中央舉辦這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目的是正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針對當前社會管理中的突出問題,著重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思路和舉措,為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凝聚強大力量。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對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胡錦濤強調,社會管理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活動。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國家,社會管理任務更為艱巨繁重。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根本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包括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麵。做好社會管理工作,促進社會和諧,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條件。
胡錦濤強調,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社會管理,為形成和發展適應我國國情的社會管理製度進行了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重大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我們不斷就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製定方針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進了社會管理改革創新。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國建立了社會管理工作領導體係,構建了社會管理組織網絡,製定了社會管理基本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我國社會管理與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製度總體上是適應的,我國社會大局穩定,社會形勢總的是好的。
胡錦濤指出,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還不少。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建設和發展,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為我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打下了重要物質基礎。同時,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我們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物質基礎還比較薄弱。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既要增強緊迫感、又要長期努力,加強實踐探索和工作落實,深化認識,總結經驗,把握規律,開拓創新,全麵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胡錦濤強調,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切實貫徹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開創新形勢下社會管理新局麵。要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
胡錦濤就當前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8點意見。第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強化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支持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第二,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製,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製、訴求表達機製、矛盾調處機製、權益保障機製,統籌協調各方麵利益關係,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第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建立覆蓋全國人口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製,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政策。第四,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係,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製。第五,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係,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製,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製,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係,完善應急管理體製。第六,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非公有製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明確非公有製經濟組織管理和服務員工的社會責任,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第七,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製。第八,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設,持之以恒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增強全社會的法製意識,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增強社會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