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安撫陝西(2)(1 / 3)

“皇上己經到了大漸之期。連續處分朝廷重臣,擺明了是給新皇留人用了,把石越外放陝西路,更是做了等新皇親政後再大用的打算。這明明是防止石越在新皇親政前,官做得太大。獎賞司馬光、文彥博、楊士芳,這幾人是給新皇登基保駕的。禁中也開始封鎖皇上的病情外泄,而班直往講武學堂的培訓計劃也暫停——今天早上,還得到消息,八百裏加急前往各地,召富弼、王安石等七八位元老重臣入京,事情已經一目了然……”

“嗯……”

“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當五鼎烹!此成王敗寇之時,大人當速下決斷。皇上擺明是了支撐不下去了。但是若不能在富弼與王安石等人進京之前早定大局,待這一班元老重臣入京護衛幼主,一切都晚了。外有富弼、王安石、文彥博、司馬光等人在朝堂上護主,內有狄詠、楊士芳統率侍衛,滿朝大臣,誰敢有異意?就算是兩宮太後,也抵不了這一幹人的聲望。大人可還記得英宗時,韓琦一人,就敢逼太皇太後撤簾之事?”

“但是我總覺得其中有什麼地方不對……”

“大人,此時已經沒有反悔的地步了。自古以來,行此大事者,最忌的就是猶豫不決。大人即便現在去告密,前途也已經毀了!你與我家大王,是在一條船上了。”

“仙長說哪裏話來,我隻是欲謹慎……”

“箭在弦上,不能不發。縱然明知不夠周詳,也不能等到富弼、王安石等人進京。何況,大人也不需要很明顯的支持我家大王,隻需要大人一封奏章,請求皇上為社稷計,早立儲君。由此在朝中掀起討論立儲的話題。到時候,自然有人與大人呼應。”

“這倒是,若是一直風平浪靜,又如何會有機會?”

次日。石越離開西京洛陽,走陸路前往京兆府長安。亦自這一天起,趙頊陸續接到數十封奏章,請他早立儲君,以安天下之心!

41.

這一天是熙寧十年正月二十二日。自從上午起,開封府的天空就陰霾不開,到了中午,彤雲更密,天空仿佛就壓在人們的頭頂上一般。傍晚時分,竟是飄下了雪片,滿空中白茫茫的,伴著凜冽的寒風,銀浪翻攪。李向安捂著雙手,在睿思殿外麵四處走動著,檢查各處值勤的內侍與侍衛有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而偷懶。雖說外間都傳說皇帝就要不起,禁中也是一片緊張,但是承平的年代裏,普通的內侍和侍衛們的警覺性,始終是有限的。若不勤加督促,保不定就會出什麼亂子。他轉了一圈回來,跺跺腳,抖了抖身上的雪片,忽見大雪之中,有幾個人舉著琉璃燈籠向睿思殿走來。李向安心中一愣,暗自奇怪,不由抬頭看了看天色,這個天氣,這個時分,宮門早閉,來人又會是誰?須知內宮若來,必然早有內侍前來通知的。

他朝一個內侍呶呶嘴,道:“去看看是誰來了。”那內侍應了,雖然不情不願,卻不敢拖延,戴上鬥笠,提了一盞宮燈,迎了上去。李向安遠遠望見那個內侍近了那群人,卻是跪了下去,又引著那群人向睿思殿走來,心中頓時一鬆。不多時,果見那群人走近,李向安定睛望去,竟是怔住了。原來這些人來頭不小,有宰相呂惠卿、樞密使文彥博、參知政事兼戶部尚書司馬光,太府寺卿韓維,還有一個人物,竟然是已經致仕,退居洛陽“養病”的韓國公富弼!

李向安慌忙迎上前去,便聽呂惠卿用少見的嚴肅聲調問道:“官家歇息了麼?”

“回相公話,官家還在讀奏章哩……”

“那煩勞供奉通報一聲。富弼、呂惠卿、文彥博、司馬光、韓維諸臣求見。”

“請相公稍候。”李向安不敢怠慢,叫了小黃門引了五人去偏殿等候。自己忙往睿思殿內走去,到了外間,見狄詠腰間別了一把小斧,正端坐在那裏讀《漢書》,他知道狄詠以宗戚而統領內宮侍衛,禦前帶械,可以說是貴幸無比,雖然他有權直接入內通報,但還是停下腳步來,笑道:“郡馬爺,官家歇息了麼?”

狄詠歎了口氣,道:“還在看奏章,我也勸了幾次,卻說是耽誤的國事太多,不敢荒廢國事。我也不敢再勸了……隻是這大病未愈,這卻要如何是好?”

李向安點點頭,卻不去接口,隻笑道:“既是未睡,我便要進去通傳一聲。”一麵抱拳道:“恕罪。”說罷便進了寢宮,狄詠抱抱拳,目送李向安進去,又開始讀他的《漢書》。過不多時,就見李向安匆匆出去;又過了一會,便見李向安引了呂惠卿等人進來。狄詠見著眾人,連忙起身,欠身行禮。呂惠卿與文彥博、司馬光、韓維看都沒有看他一眼,便徑直往裏間走去,惟有富弼的目光在他身上稍稍停留一會,方走進裏間。

狄詠暗暗歎了口氣,目送眾人的背影,卻是再也沒有心思看書了。他知道自己雖然貴幸,但是憑仗的卻是父親的遺澤、愛妻的身份,雖然是皇帝最親幸的侍衛,身為一班之指揮使,但在呂惠卿、文彥博這樣的位極人臣的使相眼中,卻不過是一鷹犬而已,其區別也不過忠心不忠心而已,自然不值得這些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們多看一眼。不知道為什麼,狄詠忽然感到一陣不自在,他很向往父親的功績——那位大宋士兵心目中的武神,雖然被士大夫們疑忌,但是卻是所有士大夫都必須正視的人物,他們對他既是敬畏,又害怕;既同情,又疑忌……一個不屬於士大夫陣營的英雄!

狄詠使勁搖了搖頭,趕走自己腦海中的胡思亂想。裏麵傳來細微的談話聲,他連忙起身,帶上英雄帽,往外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