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差一點就很美(1)(1 / 3)

用“美好”一詞來形容青春再溫馨不過,每個女孩子都應該擁有最美好的青春記憶,但我們總抱怨,人生並不像想象中完美,其實當回頭看時,發現正是自己親手將人生挖出了一個缺口,讓自己的青春與美好失之交臂……

方曉,20歲,大二學生。

采訪時間:2009年4月2日,14:00。

采訪地點:金寶街雕刻時光。

20歲的方曉從18歲開始給一個男人做情人,三年中她為他做了4次人工流產,而令人心痛的是,那個“肇事”的男人,竟然連女朋友的名分也不肯給她。如今的她翻然醒悟,然而一切都已經無法倒退了。

她曾經對我說:“我的18歲本來可以很美好,但我走錯了一步,把自己毀了。其實,隻差一點兒就可以很美麗。”

我第一次約方曉時,她提議在王府井的肯德基,被我否決了,我說:“肯德基太吵,不適合談話,換個地方吧。”

最後我找了一家離她家近的雕刻時光,在金寶街。

當我近距離觀察方曉時,發現她是一個很有古典美的女孩子,鵝蛋形的臉細嫩得沒有一點兒瑕疵,彎彎的眉不濃不淡,杏一般的眼睛帶著憂鬱的神色,她的氣質宛若漢代女子,靜靜的,如一灣溪水般美好。

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她對我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給一個男人當情人當了三年,而且還是地下情人,因為他有女朋友”。

在見方曉之前,我已經在電話中約略聽她提過自己的經曆,隻是不甚詳盡。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我發現這是一個極為感性、極為缺乏邏輯感的女孩子,以致她的講述東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兒講到哪兒,一個問題還沒有講完又開始扯到另一件事,我不得不經常打斷她,提出我的疑問,這樣才能讓我聽得明白。

每次我把采訪錄音記錄成文字的時候,不喜歡對當事人的講述進行太多的渲染,以求把最原始、最真實的語言原汁原味地呈現給讀者,但當我整理方曉的錄音時,卻發現她的講述實在是太雜亂了,如果就這樣記錄在書稿上,肯定會給讀者的閱讀造成障礙,所以我不得不加以整理,把她的談話有順序地排列,從而讓大家清晰、明朗地了解整件事情。

從這一點上來看,也能得知方曉是一個感性勝過理性的女孩,這跟她的性格有關,而她的故事,也和她的這種性格息息相關。

我上學比同齡的孩子晚一年,所以17歲那年我才上高二,而跟我一樣大的孩子都上高三了。那年我爸給我買了台電腦,方便我學英語。不過我英語倒沒怎麼學,倒是經常偷著玩QQ遊戲,有時玩連連看,有時玩鬥地主。

我和他就是在玩鬥地主的時候認識的,那時候我每天晚上都坐在電腦前麵玩,爸媽一進來我就趕緊把頁麵最小化,把英語軟件最大化,所以爸媽從來也沒發現我其實是在玩遊戲。

玩鬥地主需要團隊配合,除非你是地主,否則就要幾個人團結起來,一個人是不行的。不過我在網上沒有固定的人跟我玩,隻是隨機地湊一張桌子,大家的水平都不一樣,有的會玩,有的不會玩,碰上不會玩的人是很著急的,因為他出的牌總是很不著調。

後來有一次我又玩的時候,碰到了一個網友,他坐我上家,玩了兩把以後,我發現和他搭檔特別順手,我想出什麼他似乎都知道,他打出來的牌我接得也很容易,這讓我很高興,簡直是百年不遇的好搭檔。

他顯然也是這麼覺得,頻頻在屏幕下方表情欄裏給我打出‘你很棒’之類的表情。我們一共玩了八九把牌,感覺越來越好,後來我看時間不早了,我得睡覺了,明天還要上課呢,於是我就在屏幕下方給他打了一行字,告訴他我要下了。

以前我要下的話從來不跟別人打招呼,可是難得有他這麼好的搭檔,我覺得禮貌上應該跟他說一聲。

我打完這句話後,他也回了一句,加我Q,然後給了我一串Q號。我也沒多想就把他加上了,覺得這麼好的搭檔如果失去聯係就可惜了。

等我把他的Q加上,我才注意到他的網名叫‘天涯’——後來我就一直這麼叫他,你寫的時候也用這個名字吧。

我們在Q上又聊了幾句,他說跟我玩牌很爽很順手,我說我也一樣,我們還約好第二天同樣的時間再上線,一起玩鬥地主。

第二天我同一個時間上了線,他已經在線上等我了。就這樣,我們認識了,一開始隻是經常打牌,他那邊的網速不太穩定,有時候特別慢。特別慢的時候我們就不玩鬥地主,在Q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