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首都東京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一座高大的府邸莊嚴的屹立在那裏,此府邸名為“天波楊府”,“天波楊府”由東、中、西三個庭院組成,中院是楊家府衙,是天波楊府的主體,西院是楊家花園,東院演兵場,是楊家將操兵練武的場所。
“天波楊府”由宋太宗禦賜楊業修建,楊業本名叫楊重貴,其父楊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亂的時候,占據麟州,自稱刺史,由於時局的動蕩,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大約是在楊信歸附後漢的時候,為了結交當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派少年的楊重貴到太原,後楊信投靠了後周,楊重貴留在了太原,楊信死,以其子楊重勳(楊業的弟弟)繼任刺史,又以麟州歸附了北漢劉崇,其後楊崇勳又歸附了後周,雖然有這樣的反複,但是由於處於五代這個混亂特殊的年代,楊重貴在太原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年少英武的楊重貴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重貴為養孫,改名為劉繼業,劉繼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
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劉繼業歸宋以後,複本姓楊,單名業,宋太宗以楊業對防禦遼國有豐富經驗,派他到代州為三交駐泊兵馬部署,為潘仁美節製,遼國大軍從雁門大舉進攻,楊業從小路率領數百騎兵繞到遼軍背後,與潘仁美的部隊前後夾擊遼軍,殺死遼國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繳獲很多兵甲戰馬,楊業因功升雲州觀察使,以後遼國望見楊業的旌旗,就不戰而走,守邊的主將忌楊業威名,屢次向宋太宗上書,誹謗楊業,宋太宗封其奏交給楊業,以表示對楊業的信任,而實際上書誹謗楊業的人,就是潘仁美,潘仁美對楊業早就心存嫉妒,這樣的心理,在某個特別的時刻就會表現出來,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軍征討遼國,其中潘仁美為西路軍主將,楊業為副將,起初各路進展順利,楊業一路奪取了遼國的寰、朔、雲、應四州,但主力軍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馬班師,後又命潘仁美等率領大軍將收複四州的民眾遷移到內地,當時,遼國十餘萬大軍已經反擊,攻破了寰州,遼軍兵力占有很大的優勢,而楊業和兒子六郎、七郎被困兩狼山,潘仁美公報私仇,不發援兵,並亂箭射死突圍求援的七郎,楊業寡不敵眾,頭撞李陵碑殉國,了結無敵的一生……
“血戰金沙灘”是楊家將打得最悲壯、最慘烈的一仗,在這場惡戰中,令公楊業戰死,楊家將的七郎八虎裏麵,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戰死,四郎、八郎被俘,五郎出家,整個一個楊家戰死一大半,楊家隻留下一群孤兒寡母繼續鎮守著楊家的威嚴,直到他的出現,不但改變了整個朝代的格局,更改變了楊家的命運……
宋真宗,天禧一年,公元一零一七年,臨安城,萬喜酒樓,門口一位肩搭布巾的夥計正不停的往店內招呼來往客商,一位身著青色長服的年輕人,也隨著人流,進了萬喜酒樓,年輕人瞄了一眼,一樓早已人山人海,擠滿了販夫走卒,立在那裏呆了一會,便邁步向二樓走去,二樓三樓是貴賓樓,屬於那些士紳階層和有錢人享用的地方,樓梯口有一位夥計專門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