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19、麥穗頭兒上長出了雪白的須根(2 / 2)

隨著麥穗兒上那些嫩芽和“白毛”漸漸地長成了嫩綠的麥苗兒,終於雨霽天晴,雲開日出。人們終於如釋重負,紛紛走出家門,親近著久違了的陽光。

大場被雨水泡透了,不能進人;麥地,早已透陷成了一包水兒,一腳下去會沒過腳踝,不能進人。人們隻好耐著性子等待老天爺“自己淋濕自己曬”,等著他自己曬幹大場,曬幹地皮。

大場終於幹了。社長社幹領著社員們掀開麥垛頂上生長著綠色麥苗兒的麥個子,扒開了麥垛——社員們的心一下子涼了。隻見攤開的麥垛裏麵牽絲掛縷白生生一片,每個麥穗上都生出了雪白細嫩的長尾巴。

被分派下湖割麥的社員們,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艱難割麥境況。倒伏於地的麥穗兒上生長著鮮嫩的麥苗兒,而下麵細長的白色的根子已經深紮入土,形成了一棵棵植根大地的完整的新的生命體。要想收割麥子,必須先行小心地把麥穗同泥土分開,再割斷麥稈兒。

被分派下湖拉麥子的社員們,麵臨著一道與割麥社員們遇到的相同的工序——拔出新生麥苗兒的細根,使麥穗兒同泥土分離,才能搬動麥個子。

田大忠互助組的境況要好得多。田大忠向來重視抓農時,特別是收割一環,他曆來以“搶收”對待。他認為,耕、耙、耩、鋤以及施肥等,歸根結底在於一個“收”字。而“收”又要經過割、運、打場、歸倉各個環節。割、運、打場等環節都還要看天老爺的臉色,隻有歸了倉才能算糧食真正到手。所以,他對麥收的每個環節都以一個“搶”字來對待。他的互助組19戶人家分為三個作業組,每個組兩個大場,既分工協作,又各自為戰,割、運、打場交錯進行。所以,他的互助組搶收進度最快,到下雨時已經完成了割麥、運麥上場環節,而且大多完成了打場歸倉,隻剩下三個大場上的田大忠、田仁民、田明鐸三家的最後一場攤在場上待打的麥子。突遭大雨來襲,三個大場上的人們慌慌忙忙手忙腳亂一窩蜂兒地把滿場攤曬著的麥子聚攏成堆兒,就忙著躲雨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