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他,太自以為是。”
柳鈞想不出申華東自以為是在哪兒,不過錢宏明既然不喜歡,也就作罷。
他第二天約了東海集團采購部門的一位經理,他攜新試製的特種配件去給試用。這個約見是東海集團老大宋運輝下的指令,而宋運輝得知這種特種配件的國產化,則是由梁思申傳達。因著這一層關係,柳鈞突破國營大集團的最大門障,得以讓大集團肯點頭答應試用。即使是騰飛免費提供試用,這對騰飛也已經是無上的恩典。當然,這是他爸碰壁之後,他特意找上梁思申請求得來的機會。
令柳鈞非常意外的是宋運輝也列席答疑會。在宋運輝的授意下,東海集團技術部門提出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刁。好在柳鈞胸有成竹。他在答疑中拋出一個接一個的數據庫,以騰飛廠技術人員密集的測試數據為依據,告訴眾人,他們是用最笨最不投機的試驗,結合最前沿的科學理論的驗證,才有最後成品的誕生。他們又在特種配件的控製中采用目前比較先進的工控技術,使得無論是應用還是反饋,各項性能較之國外產品均不遜色。他也不諱言,因為精密鍛機的精度受限於歐美等國禁運條例,他的產品質量受到一定影響,而目前這種影響被工藝設計所中和,成品總體性能依然可以不遜東海集團目前在用的進口件。眼下他們正嚐試努力吃透進口鍛機的結構,設法提高鍛機精度。
宋運輝授意之後,便一直隻聽不說。等柳鈞答疑完,才招手讓柳鈞拎筆記本電腦坐他身邊去,他要看柳鈞說的數據庫。柳鈞一不做二不休,要求將電腦聯網,通過口令密碼,直接進入他公司機房的數據庫。宋運輝的技術雖然偏運行,可是對設備知之甚多,他隻要點開總目錄,又一條一條地拉出分目錄,心裏就有了大概。他點開看了會兒,問旁邊一位設備總工:“我們有硫化氫在不同濃度不同溫度下,對不同鋼材腐蝕程度的數據記錄嗎?”
設備總工搖頭道:“有資料可以查詢。有曲線圖的。”
宋運輝打開一個頁麵,將筆記本電腦轉給設備總工,“你看,這兒有詳實數據。對於我們東海的設備而言如此關鍵的一組數據,我們沒有,反而騰飛有。”
設備總工臉上一紅,不過他不大會操作筆記本電腦的鼠標,還得身邊工程師幫忙翻頁。不免,他也翻到總目錄,再看分目錄。“這些數據,你們怎麼得來的?”
“我們有專人專門測試材質,充實數據庫。這位專人不一定有很高的學曆,隻需要認真再認真就行。這樣,他得出的數據就便於我們分析研究利用了。不過以前人手不足以細分工種的時候,這種工作都是我和工程師們自己利用休息時間傻做。”
宋運輝不禁想到自己當年初次接觸設備,他不使半點花活,就是用最笨的方法,利用別人看電影吹牛皮談戀愛的時間將設備的全部配件圖紙整理對照甚至重新繪製,雖他是一個新進職工,卻對設備了若指掌,可以說當時的傻幹奠定了他這輩子事業的基礎。看著同樣是傻幹出來的數據庫,他感慨道:“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天才,可是我們中間總有一些人憑著過人的認真,過人的堅持,今天多學一點兒,明天多幹一點兒,日積月累,出來的就是豐厚的成果。小時候背毛選,裏麵有句話:世上最怕‘認真’二字。”他拍拍柳鈞的電腦,“這個認真,看似很傻,實則大智慧。”
宋運輝在旁邊說,柳鈞在心裏默默地記。他想,當初羅慶辭職去考公務員,他無法做通羅慶的思想工作。他若是搬出宋運輝的這些話來,效果又會如何?這種話,如果他以前聽到,可能不會有大感觸,可是現在自己做了管理,在每天的管理工作中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在苦思解決的最佳辦法,宋運輝的言行,無疑給了他最好啟示。
答疑結束,柳鈞悄悄問宋運輝,他的產品與他的研發管理,還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宋運輝反而將他和兩位設備總工請進辦公室,研討研發管理的經驗。大家都是內行人,說話一點就通,彼此交流了好些實用經驗。因為談得投機,而且東海也決定試用他的特種配件,柳鈞禁不住大膽向宋運輝提出:“宋總,有個不情之請,特種配件的製造成本很高,能否……”
宋運輝一聽就笑了,“你以為我占你小公司便宜?你倒是問問在座兩位專家,我讓你的部件在東海試用,是對你多大的支持。”
一位總工解釋:“我們的設備常年不停,若是因故障停機一次,損失以百萬計。類似你提供的配件,我們需要在設備定期大修或者小修時候換上去,換上去後就必須保證使用到下次定期檢修的時間。因此,我們對部件的要求非常嚴格,輕易不會嚐試沒有信譽的產品。這也是我們在決定試用你的產品之前必須鄭重其事開答疑會的原因,我們是冒著很大風險的。”
“原來如此,隔行如隔山。”
宋運輝道:“我們看看試用情況,如果實際使用效果達到我們現在所用進口產品的水準,而非理論達到,我們會支付購買費用。這方麵小柳你可以放心,我們是正規大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