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1998年 子承父業,回國挑起舊工廠重擔(3)(2 / 3)

下車,柳石堂就將兒子送進滾燙裝修出來的新房子——所有的木器都還沒上漆,家具隻有臥室裏的一套,倒是柳鈞小時候用的鋼琴已經安置在客廳。他有自知之明,兒子絕對不能跟他住一起。要不然,別說他沒自由,兒子也恐怕不到一年就得再次落跑。

父子倆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對麵而坐,討論屬於成年人的話題。柳鈞手上拿著的是前進廠目前幾單生意意向。他粗粗看下來,奇道:“為什麼都是出口生意,我記得以前大半是國內生意。”

“你肯定還記得我一年到頭在家時間不到兩個月,其餘十個月時間,三分之一在談生意,三分之二在追貨款。內貿難做,回款太難了。不僅回款難……我們幹脆一邊談工作,一邊我隨時介紹國內情況給你。內貿還有一個問題是所需流動資金多。不像外貿是做訂單,訂單確定,信用證過來,我把信用證拿去銀行換貸款,自己幾乎不用出流動資金。內貿不一樣,做內貿的流動資金在原料采購上壓一塊;采購來的原料在生產中又要壓一塊;成品庫存還得壓一塊;最後是貨款壓一大塊。最後這麼算下來,流動資金得是月銷量的三倍才能維持正常運轉,這種流動資金要求有幾個吃得消。換你會選擇外貿還是內貿?”

柳鈞漸漸將眼睛從紙麵轉向爸爸,連連點頭。“這幾年我總看報紙上說,市場在哪裏,工廠搬去哪裏,全世界都在覬覦中國的十億消費人口,許多企業投資中國,還以為國內的公司更應該得天時地利人和,沒想到……”

柳石堂心裏滿意自己的表現,臉上愈發雍容大度,“沒做過嘛,當然不知道。可是手頭這些單子我又吃不下……”

“很簡單啊,我們兩個車間的加工能力足夠了。”

“問題是沒人做啊。老一輩的技術再好也操作不了那些新設備,學都學不會,我也學不會。我招了幾個中專生專門去學線切割編程,等他們學會,做熟,沒幾天就飛了,我連培訓的本都找不回來。”

“你是不是工資出得太低?設備問題不大,整個工廠隻要有一個人會就行,其他都是傻看設備的。說到底這種入門級數控設備跟傻瓜相機一樣,簡單得很。”

柳石堂大掌一拍,“就等你這句話。別人家都是送自己的兒子侄子外甥去培訓這個編程,偏偏我們柳家隻有你一個兒子,我隻好請外麵人。但再高的工資沒法給啊,總不能比幾個老技工高吧,總不能人工費用太高吧,你看這些報價,我做一個都沒幾分毛利,拿什麼發高工資。我隻有看著他們飛走。去年市道緊,幹脆停著。既然你來了,我們趕緊把這幾單的樣品拿出來跟外商去談,談下來立刻開工,先把所有費用轉出來衝平。你一邊幫我轉起來,順便看市麵上缺什麼,給我開發幾個新產品。”

“那要是我不回來,你又沒錢請人開新設備,廠子是不是就一直開不起來了?”

“哪會,市道總有變好的時候,那時候利潤一高,我出人工費就不費勁了。人家別的大廠怕停,我這兒又不怕停,我沒一分錢貸款,廠房設備都是自家的,擔得起,隻有稅務恨沒法刮皮。”

柳鈞更是聽得眼花繚亂,“那你不需要付停工時的工人最低工資?不替他們交保險什麼的東西?”

“我又不是國營企業,我這兒當然是做一天給一天工資。你放心好了,市麵上多的是人……”

“就是找不到能用的人。爸,你不能再走這條老路……”

“爸也知道,但爸爸的思想已經跟不上,現在該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

柳鈞一點沒意識到老爸就這麼七拐八彎地將擔子撂到他的肩上,也一點沒意識到這擔子豈是一年可以完成。他隻是聽著爸爸所說非常扭曲的現狀,氣貫長虹地想到,需要他施展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不僅僅隻是技術。

父子倆談到很晚,柳石堂賴到實在沒辦法才走,給兒子留下嶄新的捷達車鑰匙和一隻新出的諾基亞手機。還吩咐兒子不用做家務,以後每天自有傅阿姨上門打理。

錢宏明中午接到姐姐電話,要他晚上見麵說話。他不知道姐姐忽然找他有什麼事,晚上回家做好飯菜,與妻子一起吃了,就獨自急匆匆趕去姐姐家。見到姐姐他先本能地留意了一下臉色,見姐姐臉色平常,才放下心來。進去裏屋見過父母,兄妹兩個關門談話。

“跟你商量件事兒。市一機準備整個搬遷,騰出來的地打算開發房地產項目。郝姐今天跟我說那項目主管讓她過去管銷售,她想拉我一起去。我問你,申寶田和楊巡那兩個人口碑怎樣。”

錢宏明自然不敢怠慢,想了會兒,慎重地道:“兩人目前在本市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楊巡是外地來的暴發戶,申寶田是上市公司,口碑也更好些。關鍵是看他們有沒有這個財力把那片地開發起來,聽說他們兩個買那廠差點傾家蕩產,欠了銀行好多貸款。”

錢宏英笑道:“你就直說吧,我能不能去那兒。”

錢宏明也笑:“姐心裏早有主張了,還需要問我?你說吧,第二件是什麼事。”

“鬼祟,掏你一句話有這麼難。我當然不去,最好郝姐去,她的位置正好騰出來給我。我打算等郝姐一隻腳去那兒站定了,請我們老總吃飯談談這事兒。現在哪家餐廳小單間豪華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