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請君惜取眼前人(十二)(1 / 2)

秦簫打開盒子,看到裏麵的東西,兩人都愣住了……

那是一朵牡丹花,由於摘下時間過久,花朵有些枯萎,綠色的花莖,紫色的花冠,皺皺巴巴的,放在黑褐色的盒子裏,顯得楚楚可憐,不過依稀殘存著曾經的香氣。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春蹤難覓,花已老去,遲到了的,不隻是人,老去的,又何止是花!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若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以花開始的緣分,就應該以花結束。

趙匡胤緊鎖雙眉,拍了拍發呆的秦簫的肩膀,沉聲說道:“他還是放不下你,你不妨給他寄點什麼回去。”說完,默默離開了。

秦簫長時間地凝視著盒子,凝視著盒中的花——葛巾紫。

眼中分明有淚,原來還是不能完全釋懷,那些兩人間曾經的過往,並不是一點也沒有感覺的。隻是,他給予的情感太霸道太沉重太瘋狂,她無法承受,她要的是深沉如海洋寬厚如高山的愛情,不喜歡洪水泛濫和火山爆發。

她微歎口氣,拿起楠木盒子,也許大哥說的對,該給他寄點什麼回去。

月影橫斜,花影婆娑,趙匡胤握著她的手,目光嚴肅:“小簫,你願意嗎?”

她深情地凝眸,看著這個此生最愛的男人:“是的,我願意。隻要跟著你,到哪裏我都願意!”

“好丫頭,大哥要帶你去一個最美的地方,你會喜歡那兒的!”他會心地笑了,洛陽終究不是最好的選擇,他要帶她遠走高飛,選一個世外桃源,過恬靜自在毫無打擾的生活,他已選好了一個地方,在那裏他們會過得非常快樂,他要兌現諾言,讓她一輩子幸福。

半個月後,汴梁。

“陛下,這是從洛陽送來的。”王繼恩恭恭敬敬地捧上一個包袱,對這個新主子,他又敬又怕,每天都是如履薄冰。

趙光義正在桌案旁批閱奏章,眼中立刻閃出光彩,他強抑製住內心的急切,揮揮手讓王繼恩下去,迫不及待地打開明黃色的包袱,他認得,那是他送到洛陽的那塊。包袱打開,果不其然,裏麵還是那兩個楠木盒子,他打開其中一個,裏麵是一封信劄。

信劄分兩部分,第一頁是一幅洛陽城的軍事地形圖,包括城內的設施,周邊的山水地勢,哪兒易守哪兒難攻,哪兒適合修建堡壘,哪兒可以屯田駐軍,都有極為詳細的圖示和說明,正是趙匡胤親筆手繪。第二頁是趙匡胤的親筆書信,那端正剛勁的字體,那字裏行間的溫和的語氣,使他仿佛又看到了大哥本人:

“兄早年從戎,馳騁半生,後承天恩,始建大宋。奈何年事漸高,更兼病痛纏身,倦於政事,思之再三,故以國事相托。吾弟年少聰穎,果敢絕倫,豐姿卓然,為當世之冠,願弟慨然展子房之才,諸葛之誌,興我大宋,建萬世之功業,則兄願足矣。……然天下形勢紛雜,近年尤甚,北有契丹漢國,西有黨項女真,皆虎視眈眈,相與勾結,懷不測之心,意欲圖我中原,弟之任何其重矣!

……兄自從政以來,夙興夜寐,心力交瘁,常思泛舟作五湖之遊,縱情山水,恬然自樂。弟既就任大位,勤勉明達,宵衣旰食,乃當世明主,兄心甚慰,再無牽掛,故欲乘桴遊於海上,以慰平生之願,料弟必能解兄之心意。

弟文德出眾,武功稍有不足,欲破漢國契丹,切勿急於行事、勞師費遠,宜應深謀遠慮,方能成就大業。兄之前車,弟之後鑒,慎之慎之!……

今當遠離,書以寄情,佳節重陽,遙登高處,當思吾弟!”

他拿信的手顫抖了,強忍著奪眶欲出的眼淚,他是堅強的,不應該這麼軟弱。但大哥的一片情義卻動搖了他的冷酷和倨傲,大哥,這個世上有比權力更珍貴的東西,我信了!

目光移向了另外的盒子,一張清麗的麵孔浮現眼前,她呢?大哥該帶著她乘桴遊於海上,尋找世外桃源了吧?幾年前的一句氣話不想竟一語成讖,他們果然是一雙神仙眷侶。

拿起那個盒子,很輕,似乎沒裝什麼東西,苦笑一下,莫非她把葛巾紫忘了,把他忘了嗎?幾乎是懷著一種畏懼,他打開了盒子,裏麵是一張薄薄的紙,紙的下麵是那朵枯萎了的葛巾紫。

他輕輕拿起紙,上麵隻有幾句話,是她娟秀的字跡:“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惜取眼前人。”

小簫,你是在向我告別麼?你是在告訴我不要再想著你,把你忘記了麼?你真是殘忍,要是能忘,早就該忘了,正因為不能,我才任這種情感折磨了這麼久,甚至做出那些錯事,差點失去了你和大哥。

他拿起了那朵枯萎的花,它曾經的明豔和芳香到哪裏去了?難道像她一樣地遠離他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