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少室山下,韋告鈞正領著正一教弟子離開。
當韋告鈞被告知歐陽彧將學習貞智大師到出家為僧之前,便會使用的秘法後,他也就放心了,因為他知道貞智大師的厲害,更何況歐陽彧是剛剛替他解毒的醫神宇文段雲的傳人,相信日後,自己再遇到歐陽彧的時候,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了。
想到這裏,韋告鈞加快了腳步。“大家跟上,今天多趕些路,早日回到龍虎山。”韋告鈞對落在後麵的師弟道。
但他卻沒有注意到,不遠處的樹叢中,有一雙眼睛正盯著他們。
這人是聚賢閣中的高手,名叫杜涵,輕功了得,更兼擅長秘法隱匿秘法,能讓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可以說是最好的斥候。看著正一教眾弟子離開後,他則是展開輕功,順著韋告鈞他們來的方向,向少林方向飛去。
再說少林寺中,貞智大師帶著醒來不久的歐陽彧,來到少林後山的竹林之中,指著附近說道:“這裏就是老衲平日裏,坐禪練功之所,也就是在這裏中的那奇毒。”
歐陽彧聽了後,小心的打量這四周。
“放心吧,若是還有人過來投毒,老衲是不會給他第二次機會的。”貞智笑著看歐陽彧。歐陽彧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孩子,你可知道秘法的由來嗎?”貞智問道。
歐陽彧搖了搖頭說:“不知道,還請大師指點。”
“其實很久以前便有了秘法,隻是大家都不把這些手段稱之為秘法罷了,大多被人們叫作神通,那是在晉末,五胡亂華的年代,那時節,生靈塗炭,白骨千裏,多少江湖俠士,神通高手都挺身而出,為國為民,隻可惜不能扭轉天意,許許多多的神通,也就是秘法,便在那時候失傳了。”貞智講起了秘法的曆史。
歐陽彧本來就是對這秘法不是很了解,現在貞智為他講解,他聽的很是認真,而貞智見他用心,說的也更加的仔細:“到了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叫天華居士的前輩,傳說他是鬼穀一脈的傳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他不忍心各種秘法的失傳,就遍尋天下,後又與白馬寺高僧度緣一起,參悟那些收集到的殘本,或是不全的心法。”
貞智說著盤腿坐下在一塊大石頭之上,繼續說道:“兩位前輩大師如此參悟研習多年後,度緣引佛法奧義於其中,領悟出超越前人的秘法,是用自身的內力幻化出可以成型真氣,而後便可使用這些真氣去施展秘法,度緣將自己領悟出來的秘法,大致歸為黑,白,智,體,輔五大類秘法。”
“那位鬼穀傳人,天華居士他又領悟出了什麼呢?”站在一邊的歐陽彧問道。
貞智一笑,擺手讓歐陽彧聽自己說:“天華居士是在渡緣法師的幻化真氣的基礎上,從自然萬物,五行輪回之中悟出了風,雷,水,火,土五大類秘法。這些秘法當時本由二人分別傳授給可以信任的弟子。可惜後來又是幾經戰火,秘法又多有失傳,但也常有新的秘法被創作出來,不過十大秘法之類別,早已被江湖所接受。”
歐陽彧急道:“這些秘法若是讓奸惡之人學了去,豈非不妙?”
“那是自然,不少江湖人士得知秘法這事之後,就瘋狂的搜尋,在江湖上引起過不少的紛爭。但是,雖然江湖上有不少人都修煉秘法,不過有的秘法,其用途或是威力還不如一些武功,隻是說起來算是一個秘法罷了。”貞智對江湖人士修煉秘法到不是太在意。
“大師,風,雷,水,火,土五類秘法好理解,那黑,白,智,體,輔五大類秘法又是怎麼回事呢。”歐陽彧聽了貞智的解釋,心裏也對秘法有底了,便繼續問道。
“黑類秘法,原來指的是度緣大師當時領悟出的戰鬥之法,但是後來大多都失傳了,現在的黑秘法卻主要是指一些用毒的秘法,白類秘法你最好理解,就是你用的用來治療的秘法。”貞智笑著對歐陽彧說道。
見歐陽彧笑著點頭,貞智繼續說道:“智,本來是用秘法讓人變的聰明,比如在一段時間內加強個人記憶等,可現在,不少智類秘法都是用來使對手失去思考的能力。體類秘法呢,則是讓人的力量,速度有所加強,但是這類秘法對施術人而言,施術後必須好好休息,恢複體力,不然會力竭而亡。”
最後,貞智仔細的說明了輔類秘法:“輔類秘法是最為常用的秘法,除了用來輔助的秘法,例如飛行秘術,瞳術之類的秘法之外,輔類秘法可以讓人將自己幻化成型的真氣附著在任何位置,如自己手臂,腿,或者是武器之上,而附著了真氣的武器拳腳,打中對手造成的傷害可就大多了,而且若是這些真氣足夠強勁,可以將對手的真氣打散,迫使對手的秘法無法施展。”
“哦,原來是這樣。”歐陽彧現在總算是對秘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敢問大師,是準備教在下十大秘法中的哪一類秘法呢?”歐陽彧有些好奇。
貞智解釋說道:“秘法可不用你必須學習其中的那一類的,你可以每一類都學,但是要有足夠深厚的內力來施展秘法。我準備傳授給你的秘法,是我當年行走江湖用的一套秘法,叫作天王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