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牌子斜向上,是一條青石鋪就的台階小道。
小道兩側,是那種比較低矮的小樹,有綠色的果實點綴其上。
賀朝並不認識這種樹,自然也不認識這果實。
不過他覺得這果實應該不怎麼好吃。
道理很簡單,如果這果實味道好的話,早就被人摘光了,起碼在靠近牌子的幾顆樹應該是這樣。
台階小道很幹淨,沒有雜草,沒有泥印,至於像紙屑、煙頭等垃圾更是看不見。
看來應該有人打掃。
“走在這小路上,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賀朝腦子裏先是浮現出“曲徑通幽”這個成語,繼而聯想到了中學時候曾經學過的詩詞,“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不知道這拾級而上的盡頭,有沒有清脆的鳥鳴在迎接我的到來,有沒有空靈澄澈的水流等待著蕩滌我浮躁的心靈。”
這首詩其實是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不過因為畢業多年,賀朝已經忘了作者和詩名,就連詩本身,如果不是“曲徑通幽”這個成語,他連禪房花木這句都想不起來。
後麵的山光悅鳥兩句,完全是因為上兩句的慣性順下來的。
但慣性往下順還行,往上就不太行了,所以詩的開始兩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他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
但饒是如此,這掐頭去尾的四句詩,依舊引發了一波關注。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詩的畫麵感很強啊。”
“沒錯,確實很有畫麵感,似乎賀朝沿著現在的小路走到盡頭,就會看見一間禪房一樣。”
“後麵兩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也極具畫麵感。”
“話說,我發現了一件怪事,在網上搜不到這首詩!”
“搜不到?開什麼玩笑?還有網上搜不到的東西?”
“我去!真的搜不到!賀朝這首詞到底是哪來的……”
沿著台階向上深入了大約五六百米,一座白色的房子掩映在一片青蔥之中,欲說還羞的出現在賀朝眼前。
這麼大一坨房子聳立在那,距離上山的路也沒有多遠,按說在上山的行人一轉頭就能看見這房子才對,可偏偏房前有一片樹林,鬱鬱蔥蔥的將房子藏了起來。
“希望裏麵不要有什麼變態殺人魔吧……”賀朝腳步輕移,鑽進了樹林內。
樹林並不厚,就隻“薄薄”的一層,大概二十多米。
從這樹林穿出,視野陡然寬闊起來,那座白色的房子終於完完全全的闖進賀朝眼簾。
這是一座很氣派的房子,目測高得有10米,不知道是三層還是四層,造型上頗有種西方巴洛克的風格。
“這麼大一座房子得多少錢啊?”賀朝感慨道。
再有錢也是別人的,跟他沒關係,賀朝走上前去,一道鐵門橫亙在那,兩個攝像頭懸掛在頭頂,“目光”鷹隼一樣打下來。
“你好,外賣。”賀朝伸手在鐵門上一個按鈕按了下。
“請進。”鐵門哢嚓一聲打開,賀朝跟攝影小哥一前一後進去。
鐵門後麵是一個小院。
可能是因為就守著大豐山,附近不缺假山怪石等景致,小院裏並沒有多少裝飾點綴,就是一片草坪,一個秋千、兩把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