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2) (1 / 1)

這一來明顯看出,朝廷也在剿撫之間因循,而且“撫”的意見頗有後來居上之勢。又過兩天,岑春煊《告蜀中父老子弟書》的電文也傳到了四川。這位前任四川總督的文告寫得很動感情:

“春煊與吾蜀中父老子弟一別九年矣,未知父老子弟尚念及春煊否?春煊則固未曾一日忘吾父老子弟也。乃者丁此不幸之事,使春煊再與父老子弟相見,頻年契闊之情,竟不勝其握手唏噓之苦,引領西望,不知涕之何從……父老子弟苟有不能自白於朝廷之苦衷,但屬事理可行,無論若何艱巨皆當委曲上陳,必得當麵後已……父老子弟果幸聽吾言,春煊必當為民請命,決不妄戮一人。”

而且他還向外界表示,平息四川亂事,有三條對策:(一)發還商股;(二)釋放蒲殿俊等;(三)請朝廷下詔罪己以收人心。

這些對策完全與趙爾豐的舉措相反,趙當然深感不安,作為因應,他一麵致電朝廷,力阻岑春煊來川,並有“岑不來猶可若,岑前來恐終無寧日”之語,另一麵,也向川內表示和解的意向。

9月23日,同誌軍自動解成都之圍,四鄉的米炭蔬菜得以進城,成都人的便溺垃圾也可以運出去,這座古城忍受了一個月的罷市,半個月的圍困,終於回複了生活的正常。

武昌起義爆發,趙爾豐再也打不起精神來“平亂”了。眼瞅著全川有數十州縣已經聲稱獨立,川邊平藏的部隊被同誌軍擋著回不了省城,重慶聽說革命黨活動頻繁,還有那個端方端老四,呆在資州,似乎隨時來取己而代之,趙爾豐無複往日威風,也默許手下跟諮議局那幫立憲派你來我往地商量,尤其是聽得傳言說“宣統爺從北京跑了”,嚇得趙總督一身冷汗:大清朝……怕是要完。

磨來磨去,總督衙門提出了一個“官定獨立條件”,主要強調“不排滿人”、“安置旗民生計”、“不論本省人與外省人視同一樣”、“不準有仇官言動”,這些是趙爾豐為自己與下屬、旗人提出來的條件,其餘如保護外國人、保護商界、不準仇殺搶劫、維持藏邊防務,倒是跟紳方提出的獨立條件一致。

條件談定,11月26日上午,趙爾豐將關防大印移交給新成立的軍政府。11月27日,“四川大漢軍政府”宣告成立,趙爾豐發表《宣布四川自治文》,蒲殿俊發布《大漢四川軍政府宣告獨立書》。

像是為了呼應這個日子,就在這一天淩晨,湖北來的新軍衝進資州行轅端方的臥室,殺掉了這個清末最出色的旗人大員。四川人從保路到反清的鬥爭,到此有了一個轉折點,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巴蜀的亂局,這才剛開了個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