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後記(1 / 1)

因寫作這本小書,我知道了:原來粟穀是半夜開花的;原來螞蟻是以氣味為路標的;原來屎殼郎對人類的幫助如此之大;原來並非所有成熟的穗子都把頭謙恭地垂向大地;原來禿鷲貪吃是為了完成使命;原來對土地而言,沒有視覺也沒有聽覺的蚯蚓是不可或缺的;等等。

總之,因寫作這本小書,我對萬物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也因寫作這本小書,我比過去更深刻更全麵地體會到了什麼叫“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治理和管理,這就是人在萬物中的位置。當人站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人與造物主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乃至,人與萬物的關係,就是正確的。

人本是受托者,卻任憑私欲擺布,對萬物貪婪地取用,任意地占有,毫無節製,甚而僭越或試圖僭越創造者,把自己當成萬物之主。

故而在此祈禱,祈望人能回到受托者的位置上,並真正承擔起管理者的責任。管理不是主宰,管理更不是為我所用;管理是看顧,是照料,更是護理。所以祈望人不僅以敬畏之心對待生命,且能力所能及地為生命服務,減少生命的痛苦。如史懷哲博士所言:

“隻要你減輕或是減緩了生命的痛苦和恐懼,那麼,即使你做得較少,那也是很多。”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講述的是它們的故事,但本書主旨並不是介紹或研究它們,而是借它們的故事揭示生命的美好與奇妙,同時關注人的心靈成長。所以,倘有知識性的錯漏和疏忽,還望諒解並指正。

最後,感謝磨鐵圖書公司,感謝中國華僑出版社,以及每一位閱讀此書的朋友。謝謝並祝福你們。

華姿於武漢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