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想,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對了,“冤家路窄”。
這話用來形容她和墨雲開再合適不過了,不過,他們之間更像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俗話說:“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可這種和諧的存在從來不適合他們兩,他們隻適合相看兩相厭,不,是他不喜歡她,他厭她,而她喜歡他,至少她是這樣認為的。
酒會上觥籌交錯,霓虹燈光讓人眼花繚亂,形形色色的人戴上虛偽的麵具,換上華麗的晚禮服,左右逢源,相談甚歡,她坐在角落裏,看著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眼裏有著別人看不懂的複雜感情,或失望,或難過,或激動,或釋然,或怨念,連她自己都不懂。。
許久未見了吧。
她晃蕩著高腳杯,紅色的液體映出誘人的色澤,如同罌粟花。該死,還是忘不掉啊。
帶著那麼一點微醉,她不禁憶起了從前,那段無知懵懂的歲月,曾那麼全心全意的不顧一切愛一個人的歲月。
她仿佛看見了他們的過去。
他們相識二十二年,曾在一起四年,分手兩年。想想當初還真是可笑,以為那就是所謂的愛情,以為就真的可以一直一直在一起,以為那便是永恒是全部。
可惜命運弄人啊,又讓他們再次相遇。
他還是如從前那般輕而易舉就成為人群中的焦點,如星光般璀璨,優秀的讓人移不開眼。而她,也早已不是那個隻會跟他屁股後麵跑的小女孩,不喑世事,可是看見他,她還是會有那麼片刻的失神,她怎麼那麼不爭氣,她討厭這樣的自己。
罷了,眼不見心為淨。
她拖著長長的裙擺,登著七厘米高的高跟鞋沿著台階而下,一步一步遠離這是非之地,她不想讓自己再次變得那麼難堪。
。。。。。。。。。。。
她想,人都是會變的吧,這些年經曆了風雨見識了人情冷暖也成長了起來,成為能夠獨當一麵的女強人。她以為再次相遇,她不會那麼狼狽,那麼不堪,結果隻一眼就潰不成軍。
狹路相逢,她終究輸的徹底也錯的離譜。
她終究不是勇者啊。
。。。
她叫李梔子,媽媽說是因為她生於梔子花開的季節,梔子花也是她和爸爸的定情花,並由此成為一段愛情的佳話,被無數人羨慕。。
據說是媽媽很喜歡梔子花,爸爸便在家的後院種滿了梔子花。每天一下班就等在媽媽家門口送媽媽花,日久天長,用深情打動了媽媽。
所以一到四月,後院便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子的花香,香氣彌漫到大街上都聞得到。
大概,這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四月,真是個美妙而又充滿花香的季節。
林徽因曾寫下:“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梁間燕的呢喃,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