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簽條約那天(1 / 3)

楊紅昭的患病除了讓內部停屍不顧束甲相攻外,也讓外界各方勢力蠢蠢欲動,以前在楊紅昭的鎮場下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摻和到楊紅昭壟斷的這些龐大產業裏,那時候可真是鐵板一塊,針插不進去水泊不進去,油鹽不進。現在楊紅昭病倒了,早就對楊紅昭眾多產業垂涎已久的各方大佬終於等到了機會。

這些人中,身為官家郡守的周陽是第一個敏銳察覺到掌控楊紅昭產業的大好時機到了的人。其次是楊紅昭昔日的競爭對手們,雖然楊紅昭在萬民郡做到了壟斷各種重要產業,但不代表萬民郡以外也是他的壟斷勢力範圍,楊紅昭曾經將外部勢力驅逐出了萬民郡,讓萬民郡的商界徹底姓了楊。被驅逐出去的大佬這些年被楊紅昭用各種競爭手段驅逐打壓的喘不過氣來,如今楊紅昭病了,群龍無首,正是趁機重新入侵萬民郡商業版圖的絕好時機,如此千載難逢的良機他們豈肯錯過。

這楊紅昭所創建的商業帝國叫——濟民堂,取自濟世安民之偉大理想。但越是高大上的口號,私底下所做的越是卑劣殘酷齷齪的勾當,一陰一陽謂之道嘛,嘴上光明正大,實際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嘴上光明是陽,實際做事陰暗是陰。古今內外這一點概莫能外。正如遙遠大陸曆史上的那群文管集團,嘴上仁義禮智信,儒家道德楷模,實際上什麼齷齪事都做得出來,清除異己,結黨營私瘋狂斂財,賣國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的謀取私利,隻要能謀取到一己私利,賣不賣國隻是價格問題,當初皇帝跪求他們拿點錢出來發軍餉救國,一分沒有,等賊軍攻破,一下子掏出幾千萬快上億的錢來,諷刺至極。可曆史諷刺之處就是,這群蛀蟲還掌握了輿論與書寫曆史的大權,他們顛倒黑白,視百姓如魚肉草芥殘酷剝削欺壓,把對百姓好,稍稍改革侵占他們利益的皇帝抹黑的一無是處,各種編排造謠抹黑。把對他們好,維護他們利益、賜予他們更多利益的皇帝大書特書吹上天,吹成萬古一帝。這就是這群肮髒之人做的齷齪事,他們有個稱號叫官僚士大夫。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這一群體除了極少數,沒幾個好東西。滿嘴仁義道德道德仁義,麵上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心裏私自自利齷齪無比,私底下禽獸不如。曆朝曆代的覆滅基本上是被這群人腐蝕掏空成空殼最終轟然倒塌。

楊紅昭的長子把控著濟世堂的主脈生意——糧食;次子掌控著濟世堂的醫館醫藥產業;三子賭場;四子妓院;五子建材銷售、房產售賣與租賃;六子負責大量田產的租賃擴張新的田產,說直白一點就是兼並土地。而最最主要且重要的支柱產業——放貸,一直都是楊紅昭親自把控。這世上最終極的買賣就是放貸。所有商業帝國的終點就是擁有放貸的實力和拿到放貸的權力,甭管他嘴上說什麼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理想多偉大美好,終極目的無非就是放高利貸。第七子也就是最不受待見的兒子楊瀟,楊紅昭沒有產業讓其負責經營打理,給了他一筆錢,讓他自己去闖蕩,算是草草將其打發了讓其自生自滅。

楊紅昭六個各掌握一門產業實權的兒子們,分成了三派:長子和四子結成聯盟成為一派;六子擁有土地以及兼並土地的權力實力雄厚和三子哥倆結成鬆散聯盟算是一派。五子掌握房產和建材這兩大生財生意實力也不容小覷和次子醫藥醫館這一龐大生財產業媾和在一起結成了牢固聯盟。三派都想吞並其他兩派的產業,將自己的親兄弟驅逐出去一家獨大。他們身後都站著輔佐他們的跟隨楊紅昭一起打天下的元老們。元老們都紛紛下注三派中的其中一派,唯獨被打發了的老七沒有一個元老看好下注。

高端的商戰往往采取最下作的方式,三派互派打手威脅恐嚇對方,甚至準備約定火拚一場,勝者為王。但這樣一來三足鼎立的穩定性就表現出來了,老六和老五聯合起來對付老大,這樣一來老大火拚的勝率就大打折扣了,老大眼見老五老六聯合便不再將火拚視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裹足不前,開始另想他策,最終還真就讓他想到了辦法——外援。

楊紅昭曾立下堂規家法,內部再大的矛盾也不能引入官家的勢力來解決問題,違令者不管是誰,都必須逐出濟世堂,永世不得錄用,逐出楊家,族譜除名,終生不得入祠堂,死後不得葬入祖墳。

而這條最為嚴酷的堂規家法,卻在楊紅昭患上癡傻病後變成了和他一樣癡傻愚笨毫無威懾力的教條廢令。這也在預料之中,任何法規條例都是人去實行,一旦失去了強人震懾,強人設計的再好的法令條例也形同廢紙,讓人隨意撕毀。

而老大為了兼並四兄弟肥得流油的產業一統濟世堂,他率先撕毀了他的強人父親製定的堂規家法,毫無下限的與郡守周陽接觸,想讓其為自己站台借住官府的力量打擊兄弟們一統濟世堂。鼠目寸光的楊業又怎知強人父親這條堂規家法的分量重於泰山,他一心隻想著拿下四兄弟的產業一統濟世堂成為濟世堂的至高無上的堂主話事人,為此可以不擇手段,更不要說這條在他看來輕如鴻毛的堂規家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