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進京時,曾有國公府的書信過來,說太夫人接了一位表姑娘入府,很當做心尖兒一樣照顧,愛重程度與沈明珠仿佛。
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沈明珠是三老爺唯一的嫡女,且生得極美,據說還有幾分才情,從小兒就得太夫人的疼愛超過了旁人。
連名字都格外地不同,
旁人,就如同明秀也不過名字尋常,太夫人卻親為她取“明珠”二字,還曾得意地抱著這姑娘說是沈家的明珠,半點兒都沒有將榮華郡主當回事兒。
當然,沈國公當場就翻了臉,叫沈家生下了這明珠一家的滾蛋去別人家耀武揚威去,還是沒臉沒皮的三老爺抱著親哥的大腿哭出了血,在太夫人恨得吐血,眼珠子都紅了的目光裏堅定地宣布自己這個嫡女不是什麼明珠,在榮華郡主麵前那就是不值錢的石頭疙瘩,且叫府裏人都不許把這姑娘當回事兒,叫沈國公開心了,這才得意繼續留在國公府裏混吃混喝,順便惡心一下老娘媳婦兒啥的。
沈國公對弟弟的識相很滿意,因三老爺不敢叫沈明珠居明秀之上,因此還誇了一回,叫這三叔如今還覺得,隻要更看重明秀,自己就能在親哥麵前得好報。
這麼想其實也蠻對的。
沈國公也挺喜歡三老爺往太夫人麵前去氣得這老太太一愣一愣兒的。
親兒子捅的刀子才疼不是?
之後不過是沈國公闔家離京,太夫人才抖起來了,將沈明珠當正經的公府小姐教養,時日久了,竟也忘了誰才是國公府的主子。
明秀知道沈明珠得寵,再看看下頭那個立不住跌在了地上的柔弱的女孩兒,見她瑟瑟發抖地往四周看,清清的淚水落下來叫人生出了想要保護的感覺,便微微斂目。
這女孩兒該名為方芷蘭,親祖母是太夫人的同母妹,隻是這位就沒有太夫人這樣好運,一介庶女能嫁入沈國公府做續弦。當年出閣不過是嫁了一戶殷實的人家,然而那家裏妻妾爭鋒都不是省油的燈,太夫人這位妹妹倒也是個人物,鬥完了一波一波的小妾通房的,自己卻也內裏耗盡早早兒撒手人寰。可憐留下了一個子嗣也身子虧空,大抵是在之前的妻妾爭鬥之中叫人暗害過,前不久也沒了。
太夫人可憐這方芷蘭孤零零連母親都帶著家財改嫁走了,況這姑娘的身子骨兒就得拿好藥慢慢兒調養,這自然都是要錢的,想著方芷蘭自己沒有錢,太夫人便出手相助給接進了府中,叫府中丫頭都叫一聲表姑娘。
至於為什麼太夫人會對這表姑娘疼的不行,明秀總覺得這其中有鬼。
沒準兒就是當年做過虧心事兒,如今彌補呢。
不然能越過沈明珠去?
這些都跟自己無關,因沈國公與恭順公主早早兒就帶著幾個兒女離開京中,明秀兄弟姐妹幾個對沈國公府裏頭住著的感情都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