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最後的歲月(1 / 3)

一、疾病纏身

在列寧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極端複雜而險惡的鬥爭環境,奔波、流亡的艱苦生活,長年累月的緊張和勞累,以及1918年遇刺留下的創傷,嚴重地損害了他的健康。還在僑居國外之時,列寧就開始患有高血壓症,並逐漸發展為動脈粥樣硬化。從1918年始,列寧的動脈硬化逐漸發展,某些微小的卒中悄然侵襲他的大腦。因此,他曾不得不多次到莫斯科郊外休息。1921年年初,列寧開始出現嚴重的頭痛病和頑固的失眠症。

1921年在新經濟政策的醞釀、製定和實施過程中,列寧的工作更加繁忙,日理萬機。僅1921年一年所寫的文獻就達2000多件。當時工人群眾挨饑受餓的困苦境況也使列寧的心情很抑鬱,這愈加影響了列寧的身心健康。1921年夏天,列寧身體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狀況。7月8日,列寧在身體撐不住的情況下,第一次向中央提出申請休假一個月。7月9日,中央政治局決定讓列寧休假一個月,規定“在休假期間隻準參加政治局會議(除經中央書記處決定的特殊情況外不得參加人民委員會和勞動國防委員會會議”。但就是在這段時間中,列寧仍堅持每周二至三次,每次二至三小時出席政治局、人民委員會和勞動國防委員會會議。7月13日,列寧前往哥爾克休假。動身前,列寧給秘書處留下了一係列指示,並請求給他送去新到的外國報紙和他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實際上,列寧在休假時並沒有停止工作。要求按時送給他的俄文報紙主要有:《真理報》、《消息報》、《經濟生活報》以及在國外用俄文出版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報刊、小冊子和書籍目錄。列寧在哥爾克閱讀外文期刊共137種,另外還有馬克思、恩格斯及高爾基的一些著作。7月15日起,他又接連在莫斯科主持和出席一係列中央會議,同各方麵進行頻繁的國事通信和撰寫文件。8月9日,列寧在給高爾基的信中承認:“累得精疲力盡。”8月9日,中央全會討論了布哈林提出的“鑒於列寧病情禁止他加緊工作”的要求,並通過了決議:責成列寧同誌繼續休假,嚴格按照醫生戈季耶教授指示的日期和條件辦事;列寧同誌參加(黨和蘇維埃的)會議以及參加工作,須經中央書記處事先正式同意。列寧服從了這項決議,在8月份以及9月份的前十多天,他沒有主持人民委員會和勞動國防委員會的會議,也沒有出席政治局的會議,有時也拒絕了會客或寫文章的要求。但在休假之後列寧通信工作反而更多了。在1921年2月寫了大約60件信和其他文獻,3月是70多件,4月和5月分別超過100件,6月是174件,7月是155件,而休假期間的8月則是187件,9月是183件(包括打電報和其他指示)。

9月中旬,列寧又完全恢複了緊張的工作。到12月初,列寧的健康狀況不佳。12月3日,政治局通過了相應的決議。12月6日,列寧動身去哥爾克村。從他在這一天發出的幾封信可以看出,他十分擔心有喪失工作能力的危險。他在給維·米·莫洛托夫的信中曾直接地說到這一點:“我今天就動身。最近幾天,盡管我減少工作,增加休息,但失眠卻更嚴重了。我擔心,無論是黨代表會議還是蘇維埃代表大會,我都不能作報告了。此信請送政治局各委員傳閱,以備萬一。”12月,政治局在重申關於讓列寧休假決定的同時,認為必須“保持列寧同誌的絕對的安靜”,並且禁止秘書處“給他遞送任何文件”,以便“使列寧同誌能在蘇維埃代表大會上作一個簡短的發言(哪怕是半小時也好)”。列寧沒有參加12月底召開的黨的第十一次代表會議的工作,他隻對代表會議關於清黨的決議草案提了意見,但是,卻十分仔細地準備了在蘇維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並且寫信詢問所有人民委員,要求送來必要的確切材料。12月23日,列寧在代表大會上作了關於政府工作的長篇報告。12月26日,在非黨代表的會議上作了發言,並草擬了這次代表大會的重要決議——《經濟工作問題的指令》和關於國際形勢的宣言草案。《指令》確定了中央和地方蘇維埃機關在實現新經濟政策方麵的基本任務。

12月31日,列寧參加了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延長列寧假期的決定:(1)未經中央書記處允許,禁止來莫斯科。(2)必須規定一星期特定的一個小時來電話談最重要的問題。後來,政治局又通過新決定,把列寧的假期延長到3月底,即黨的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之前。

在這幾個月中,列寧在莫斯科近郊的科斯齊諾夫村休養,無論是1921年12月,還是1922年1月~3月,列寧雖然身體很壞,仍未曾停止過一天的工作,實際上他繼續領導著黨和國家工作,一些重大的原則性問題,都是在列寧的直接參與或作出指示的情況下得到解決的。1921年12月,列寧所寫的信件、便條、電報和指令超過120件,1922年1月到2月約有200件(主要是談熱那亞會議的準備問題、對外貿易壟斷問題、財政和租讓政策問題、司法人民委員部和工農檢查人民委員部的任務問題等等)。差不多中央政治局每次開會,列寧都要對議事日程上的問題送去自己的建議和決議草案。此外,列寧還在1922年1月草擬了黨中央關於《工會在新經濟政策條件下的作用和任務》的決議草案。2月和3月,寫了《政論家的短評》、《論戰鬥唯物主義的意義》等著名論文。3月6日,列寧在全俄五金工人代表大會共產黨黨團會議上作了《論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內外形勢》的長篇演說。

從1922年3月中旬起,列寧結束休假,恢複工作。他加緊籌備黨的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參加了代表大會關於基本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起草工作,擬訂了中央委員會政治報告的提綱。他把這個提綱提交中央全會審查。

1922年3月27日~4月2日,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這是列寧參加的最後一次黨代表大會。他領導了這次代表大會的全部工作。在代表大會上,他致開幕詞,作中央政治報告及關於中央政治報告的結論,並在閉幕式上發表演說。大會閉幕後,列寧參加了新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的工作。之後,在4月和5月間,又出席了中央政治局的所有各次會議。這樣緊張的活動,使他的健康狀況更加惡化了。他在給弗·維·阿多拉茨基的信中說:“我因病沒有工作,而且還要有相當長的時間不能工作。”1922年4月7日,他在給奧爾忠尼啟澤的信中寫道:“我還是神經痛,而且頭痛不止。為了認真進行治療,必須好好休息。”

開始時,醫生推測,列寧的頭痛是由1918年受傷後留下的子彈所引起的。但經德國著名外科醫生博爾夏特教授等人會診,否定了這種看法。在俄國著名外科醫生弗·尼·羅劄諾夫的建議下,列寧同意取出頸部的那顆子彈,他說:“我們就取出一顆吧,免得老來糾纏我,免得大家再去想它。”於是,醫生決定取出其中的一顆子彈(醫生認為觸動另一顆是危險的)。4月23日,列寧在波特金醫院作了取出子彈的手術,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列寧也十分鎮定,在動手術時隻是稍稍皺了皺眉頭。4月27日醫生給列寧傷口拆了線,當天列寧就主持了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列寧在醫院住了兩個星期,傷口愈合得很平整。但是,這次手術沒有使列寧的健康好轉。醫生認為,他應該好好休息和治療。5月20日,列寧根據醫生的懇求決定前往哥爾克。動身之前,列寧要求各中央機關和組織的領導人向他報告有關最重要的事情以及最重要的決議、計劃、運動等等的執行和進展情況,責成人民委員會秘書處按時向哥爾克寄送中央各報(主要是《真理報》、《消息報》和《經濟生活報》),經常同共產國際和外交人民委員部聯係寄送最重要的外文刊物和國外出版的俄文刊物。但是,前幾個月緊張工作的後果馬上就表現出來了,列寧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5月23日列寧費了很大氣力草擬了關於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組成問題的草案,並同克裏木共和國領導人談了有關問題。接著前往哥爾克休養。5月26日,列寧妹妹非常驚慌地給羅劄諾夫醫生打電話,說列寧腹痛、嘔吐。有關人員立即前往。日常接近列寧的人說,列寧起初可能隻是胃病,因為前一天晚上列寧吃了一些不太新鮮的魚,可是別人也吃了魚,沒出什麼事。列寧嘔吐之後頭痛,接著是右手和右腳有輕度癱瘓,說話口齒不清。原來血栓堵塞了列寧的一條動脈血管,醫生們和親友們意識到列寧病情的嚴重性,擬訂了治療方案。大約三個星期以後,列寧的健康狀況開始好轉。7月,醫生允許他會見親密的同誌,讀些書,後來允許他讀報紙,並恢複了公務上通信。8月22日,列寧給各主管部門寫了大約10封信。9月11日,會診醫師們準許他從10月1日起開始工作。從7月中旬到10月2日,列寧共寫了70多個文件,同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數十次談話。

1922年10月2日,列寧從哥爾克到了莫斯科。在動身回莫斯科之前,列寧給列·波·加米涅夫並轉政治局各委員發去了《關於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著名信件。10月3日,列寧在長期中止工作之後,第一次主持了人民委員會會議。10月4日,《真理報》報道說:“列寧已實際上恢複執行人民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但是,病魔實際上一直纏著他。11月13日,出席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的代表看到列寧在演講時動作呆滯,口齒不清,完全不像從前那樣動作敏捷,說話流利了。10月、11月間,列寧主持了土地法、勞動法、地方法等法典的製定工作,研究了租讓合同、水利電力交通建設和共產國際一些工作,寫了信和便條近200件,會見來訪者155人,主持召開了7次人民委員會會議,5次勞動國防委員會會議,7次政治局會議和1次中央全會。

11月底,醫生們要求列寧必須絕對休息一周。12月7日,列寧又去哥爾克,開始準備在蘇維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2月12日回到莫斯科,這一天是列寧最後一次在克裏姆林宮自己的辦公室裏工作。12月13日,他的病又一次嚴重發作,醫生們好不容易才說服他不在任何會議上講話,暫時完全放棄工作,當天上午醫囑是“離城,全休”,列寧最後表示同意。有好幾天他在家裏口授信件,囑咐辦各種各樣的事情。其中,12月13日,他用電話口授了給中央的《論對外貿易壟斷製》的信。12月15日,他在給斯大林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已經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完畢,可以安心起程了。”12月15日~16日夜間,列寧的健康狀況再次惡化,而在12月22日至23日夜間整個右半身癱瘓,喪失獨立工作能力。俄共(布)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不準列寧過問所有黨政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