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偉人少年(1 / 3)

一、淘氣少年

辛比爾斯克(1924年改名為烏裏揚諾夫斯克)是俄國一座不大的省城。它坐落在風光秀麗的伏爾加河畔。

小城裏,住著一位頗有聲望、年僅39歲的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總監。他名叫伊裏亞·尼古拉耶維奇·烏裏揚諾夫。

1970年4月22日,陽光燦爛,溫暖異常。烏裏揚諾夫在客廳裏焦急地踱來踱去。保姆薩爾巴托娃跑過來高興地說:“老爺,恭喜你,上帝又賜給你一個兒子!”烏裏揚諾夫快步走進妻子瑪麗婭的房間。瑪麗婭見到丈夫,微睜雙眼,說:“瞧,小家夥長得多麼像你!”烏裏揚諾夫俯下身,左瞧右看,喜滋滋地說:“像,真像!高高的顴骨,寬寬的前額,蒙古人型的眼角。太像我了!”

這個剛出生的孩子起名叫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小名叫沃洛佳。他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偉大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原蘇維埃國家、蘇聯共產黨、蘇聯紅軍的締造者——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

沃洛佳出生的時候,正是沙皇專製統治最殘暴的年代,也是俄國人民反對沙皇專製製度日益高漲的時期。許多進步人士冒著坐牢、殺頭的危險,在俄國組織秘密團體,出版進步書刊,傳播“民主”思想,號召人民起來推翻沙皇專製統治。

沃洛佳的父親烏裏揚諾夫思想進步、富有正義感。他常對自己的學生們說:“祖國的富強需要那些爭取自由的鬥士,也需要大批幫助民眾提高覺悟的教育家。我願意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烏裏揚諾夫說到做到。經過十幾年努力,烏裏揚諾夫在辛比爾斯克建立了400多所學校,培養了大批出類拔萃的教師,他本人因此獲得了貴族頭銜。

沃洛佳的母親瑪麗婭·亞曆山大羅夫娜,是喀山省庫科什基諾村的醫生亞曆山大·勃蘭克的女兒。瑪麗婭的童年時代是在窮困的鄉村度過的。因家庭人口多,父親薪水低,瑪麗婭無錢上正規學校。但是她聰明勤奮,自學了好幾門外語,鋼琴也彈得不錯,經過考試,她取得了小學教師的資格。在鄉村的一段經曆,培養了瑪麗婭堅強穩重的性格。

沃洛佳兄弟姐妹六個,他排行第三。有姐姐安娜·烏裏揚諾娃一葉裏紮羅娃、哥哥亞曆山大·烏裏揚諾夫、大妹沃麗珈·烏裏揚諾娃、弟弟德米特裏·烏裏揚諾夫和小妹瑪麗婭·烏裏揚諾娃。除了沃麗珈在20歲病死以外,其他的兄弟姐妹後來都成了革命者。

沃洛佳的父母是一對恩愛夫妻,父親負責對孩子們的才能、毅力和理想的培養;母親則無微不至地照料孩子們的衣食起居,教育他們養成節儉、勤勞和關心他人的美德。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他倆始終結成“統一戰線”,即使發生分歧,也從不在孩子麵前爭吵。因此,他們的家庭充滿著和睦、溫馨的氣氛。

當時,他們家在辛比爾斯克有一幢寬敞的住宅。這是伊裏亞·烏裏揚諾夫在任國民教育總監時購買的。房子前麵有一個長滿綠草的大院,後麵是一片果園,斜對著波克羅夫大街。果園西邊有一道小門,直通辛比爾斯克的第二條大河——維斯亞加河。夏天,沃洛佳和弟弟、妹妹們在院子裏捉迷藏、做遊戲,有時跟父親去維斯亞加河劃船、遊泳。冬天,他們在院子裏堆雪人、打雪仗,時而隨父親到伏爾加河沿岸的樹林裏狩獵。

童年的沃洛佳天性活潑、聰穎,愛動腦筋,但是淘氣,不守規矩。對此,父母從不壓製。一年夏天,小沃洛佳和妹妹沃麗珈想抄近路去波克羅夫大街玩耍。他倆不願從正門出去,而是從閣樓的窗戶爬上爬下。父親發現以後,不但不責罵,反而在窗戶下麵放置了一個由他親手做的小木梯,以免他倆摔傷。

沃洛佳5歲時,父親開始教他認字。這不過是為了鍛煉他的自我克製能力,並不想把他培養成“神童”。出乎意料的是,沃洛佳的自學能力很強,他竟能長時間地躲在父親的書房裏看書。好在父親的藏書豐富:語文、數學、天文、地理、曆史、文學等應有盡有。1879年秋季,剛滿9歲的沃洛佳通過自學,以優良成績考取了辛比爾斯克古典中學。

上中學時,沃洛佳每天早晨7點前起床,整理床鋪,鍛煉身體,溫習功課。8點半,他準時到了學校。在課堂上,他專心聽講,放學後一做完作業,便跑進哥哥和姐姐的房間裏翻筋鬥,說話喧鬧。這時,不是母親教他彈鋼琴,就是父親檢查他做的作業。

為了提高沃洛佳的智力,父親常教他下棋。初下棋時,父子倆便定下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落子為算,不準悔棋。父親對兒子說:“有人不遵守規矩,老是悔棋,結果下了一輩子棋也沒有什麼長進。本來嘛,在沒有動子之前,就應當仔細考慮下一步怎麼走。”

父親的話給沃洛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後,他不管和誰下棋,從不破壞這個規矩。所以,他的棋藝進步很快,不過幾年就超過了父親。臨近中學畢業時,他已經能夠和喀山省的幾位高手下“盲棋”(不用看棋盤下棋)了。照父親的願望,憑沃洛佳的智力,他一定能成為俄羅斯的一名國際象棋大師的。

然而,父親的願望終究沒有實現。沃洛佳在一次棋賽結束後,鄭重地對弟弟德米特裏說:“下棋不過是一種遊戲,我不能把時間耗在這上麵!”

二、激進的學生

從9歲至17歲,沃洛佳一直在辛比爾斯克古典中學讀書。這8年,是俄國曆史上的黑暗年代。同全國一樣,辛比爾斯克古典中學經常受到警察的嚴密監視,任何進步思想都難以傳入。學校除了向學生們灌輸“信奉上帝”、“忠於沙皇”等封建思想以外,主要是教授神學、宗教和拉丁語等課程。對此,沃洛佳曾氣憤地說:“學校的課程安排得極不合理,尤其是神學和宗教課程竟要學8年,簡直是浪費青年人的大好時光!”

因此,沃洛佳學習神學、宗教和拉丁語課程,不過是為了應付考試,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閱讀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裏、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赫爾岑、車爾裏雪斯基等俄國民主主義者和進步作家的作品。這些人的作品,加深了沃洛佳對俄國社會的了解,激發了他對沙皇專製製度的不滿,引起了他對神學和宗教思想的不滿,促進了他的革命思想的形成。

有一次,沃洛佳放學回家,正趕上他父親和一個鄉紳在談話。父親告訴客人:“我的幾個孩子沒有一個認真做禮拜的,我批評他們,總是不管用。”客人瞟了一眼沃洛佳,說:“這樣的孩子該揍!不做禮拜可是對上帝的不敬!”沃洛佳毫不示弱,狠狠地瞪了紳士一眼,跑出屋外,扯下掛在脖子上的十字架,把它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