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流亡美國之後,四大家族的不少重要成員宋美齡、孔祥熙、宋靄齡、陳立夫也都先後飛赴美國,或觀光,或選定居處,或是有什麼目的。不過,就他們中,最不受美國歡迎的是孔氏夫婦。由於國民政府的垮台,美國政界也不像先前那樣熱情來對待這些來美寄居的民國官員。在美國政界的接待層次和規格上,也比以前大為遜色。以前羅斯福在世的時候,宋美齡被破例安排在白宮居住,並邀請到國會演講。美國朋友嬉逗宋美齡說:“杜魯門總統這次沒有給你安排到白宮居住嗎?”
後來,宋美齡向宋子文說:“我不想待了,想回台灣去。”
宋子文問:“那美援不爭取啦?”
宋美齡歎口氣:“時局變了,怕是不可能了。”
“杜魯門說什麼來的?”
“他說,我們美國抗戰以來,已經向中國提供了38億美元。這話是堵我們口的。”宋美齡滿懷信心而來卻空手而歸。
在宋子文把她送到機場,臨上飛機時,她對哥哥說:“希望你和嫂子保重。既然我們人馬移居美國的不少,何不成立一個組織,以顯示我們的力量。”
“我在考慮此事。”宋子文點點頭。
宋美齡走後的當天,宋子文便約見了顧維鈞,商討組織建立。組織名稱為:美國國民黨新自由主義內閣;其宗旨為:團結在美國的國民黨成員,爭取美援,挽救慘局,扭轉逆境。其成員應為:知名度高、威望高、樂於辦事的留美文官人員。
二人在商議中,就誰出任“新內閣”的首腦時,意見不大統一。宋子文首先提議由胡適擔任較為合適。顧維鈞搖搖頭說:“胡先生目前恐不會貿然嚐試,必須另找人選。吳國楨出任怎麼樣?”
宋子文道:“至少在目前情況下,吳國楨的威望不足以擔當此任。”
二人想來思去,還真沒有“合適人選”。
這時已經是深夜2點,最後的意見是矬子裏麵拔將軍,如果胡適堅持不任職,就請吳國楨出山組閣,而讓胡適在吳的新內閣中任外交部長。
天亮後,宋子文又去找司徒雷登活動,果然得到司徒雷登的支持。宋、顧二人又是一個通宵,草擬了一份“新自由主義政府成員名單”,共有50人。起初名單中有宋子文,後來他又讓顧維鈞給圈掉了。
名單呈送到司徒雷登那裏後,司徒雷登緊皺眉頭,接著操起電話,告訴宋子文道:“美國國務院不信任蔣介石的軍事領導才能,同時又認為李宗仁軟弱無能,蔣介石的專橫個性使他黯然失色。最好是請蔣介石交出政權,出洋考察。名單重擬為好。”
宋子文道:“重擬也好,可你一定不能變卦啊?”
“那你應該通知蔣介石本人,讓他知道我們美國政府的本意。”
“好好好。”
1949年10月2日的晚上,亦是他重擬內閣名單呈送給司徒雷登親審的第二天。多日的勞累,恰想這天晚上輕鬆一下,便邀請了一幫好友在家裏打起了橋牌。
這些成員有顧維鈞、吳國楨,胡適因身體不適未來,由夫人張樂怡代替。四人正好一桌。
興致正濃的宋子文當時正為一手好牌而竊喜,對秘書的到來不以為然,故爾以一種漫不經心的手勢接過了電文傳真。可當他一眼瞥見電文稿上“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布成立”一行字時,握在手中的橋牌竟“嘩啦”一下子撒落一地。
“簡直不可置信!”震驚之餘的宋子文一連將此話重複了三遍,然後才踩著地上的橋牌,來回踱開了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