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人生是一頓自助餐,我們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學會依靠自己,主動出擊,尋找機會。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
學習要打好基礎,不要投機取巧——
小朋友,現實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其實隻有做好每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業。學習中做好每件小事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來到另一個富人家做客,看見他們家一座三層的樓房,不僅寬敞高大,而且莊嚴華麗,十分羨慕,心裏想:“我的財富並不比他少,為什麼我就不能建造一座這樣的樓房呢?”
於是回到家裏,他立刻找來木匠,問道:“你能不能造一座像富人家那樣漂亮的三層高樓?”
木匠回答說:“完全可以,他家的那座樓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說:“那你現在就照樣為我建造一座樓!”
於是木匠就開始清理地基、測量土地、製坯壘磚,準備造樓。幾天後,富人來到這裏,看到他做的事,很是疑惑,問他:“你這是在幹什麼?”
木匠回答說:“這是在準備建三層樓的材料。”
富翁說:“我不要蓋下麵這兩層,就要你為我建造最上麵的一層樓房。”
木匠答道:“哪有這樣的事?哪有不造底層就造第二層的?哪有不造第二層就造第三層的道理?”
富翁發火了:“不能建造還找出這麼多的理由,分明是你的能力不行!”於是就把木匠趕走了。
富人是愚蠢的,不過下麵這個乞丐也聰明不到哪裏去。
有個乞丐,餓了很多天。這一天,他遇到一個好心人,送給了他一籠包子,包子的味道實在太誘人了,乞丐一口氣吃了九個,當吃完了第十個包子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真的很飽了。可這時他發現籠屜裏的包子已經所剩無幾,不由懊悔地說道:“哎,早知道吃最後一個包子就能飽,為什麼還要浪費前九個呢?”
好方法助學習
閱讀提示:怎樣才能建造三層高樓?
經典語句:木匠答道:“哪有這樣的事?哪有不造底層就造第二層的?哪有不造第二層就造第三層的道理?”
學習箴言: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基礎打好,而打好基礎的關鍵就取決於那些繁瑣的小事。
再多失敗也要抱定永不放棄的態度——
小朋友,有時僅僅隻是因為多堅持了一秒鍾,就看到了成功在向你伸出友好的手。在堅持時,在努力中,多豐富自己,多完善自己,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積累,為自己增值,讓自己更有力量與底氣迎接更高遠的未來。
02 再努力一次
誰都知道凡爾納是一位世界聞名的法國科幻小說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爾納為了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經遭受過很大的挫折!
1863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凡爾納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到郵局去,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凡爾納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郵政工人。工人把一包鼓鼓囊囊的郵件遞到了他的手裏。一看到這樣的郵件,凡爾納就預感不妙。
自從他幾個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氣球上的星期五》寄到多個出版社後,收到這樣的郵件已經是第14次了。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一看,上麵寫道:“凡爾納先生:尊稿經我們審讀後,不擬刊用,特此奉還。××出版社。”每看到這樣一封退稿,凡爾納的心裏都是一陣絞痛。這次是第15次了,還是未被采用。
凡爾納此時已深知,那些小出版社的“老爺”們是如何看不起無名作者,他憤怒地發誓,從此再也不寫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爐走去,準備把這些稿子付之一炬。這時,凡爾納的妻子跑過來,一把搶過手稿,緊緊抱在胸前。此時的凡爾納餘怒未息,無論如何都要把稿子燒掉。他的妻子急中生智,滿懷關切地安慰丈夫:“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聽了這句話後,凡爾納搶奪手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接受了妻子的勸告,又抱起這一大包手稿寄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運氣。
這次沒有落空。讀完手稿後,這家出版社立即決定出版此書,並與凡爾納簽訂了20年的出版合同。
如果沒有他妻子的勸導,沒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氣,我們也許根本無法讀到凡爾納筆下那些膾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類就會失去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好方法助學習
閱讀提示:你都讀過凡爾納的哪些科幻故事?
經典語句: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
學習箴言:人要有永遠不服輸的心態,最終才會迎接更高遠的未來。
經得起考驗,小毛蟲終會破繭成蝶——
小朋友,破繭成蝶要經曆脫胎換骨的痛苦,同樣,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超常的努力,品嚐無數的失敗。
03 耐心地等待成功
一隻小毛蟲趴在一片葉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各種昆蟲歡歌曼舞,飛的飛,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處生機勃勃。隻有它,可憐的小毛蟲,被拋棄在一旁——它既不會跑,也不會飛。
小毛蟲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動一點點,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自己覺得就像是周遊了整個世界。
盡管如此,它並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它懂得:每個人都有各自該做的事情。它——一隻小小的毛蟲,應該學會吐纖細的銀絲,為自己編織一間牢固的繭房。
小毛蟲一刻都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做著工作,到了最後,它把自己從頭到腳裹進了溫暖的繭子裏。
“以後會怎麼樣?”與世隔絕的小毛蟲問。
“一切都將按自己的規律來發展。”小毛蟲聽到一個聲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後你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