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的話一出口,立刻引得下麵一陣切切私語,有些人讚同他的觀點,畢竟千百年來,中原王朝的威脅都是來自於北方草原之上,所以未滅的突厥人和那些暫時順從大唐的草原人的確是大唐的心腹之患。
“長孫大人此言差矣!”李靖再次站起來反駁道,“吐蕃地勢極高,對我大唐形成一種居高臨下之勢,可謂占盡了地利,而且我平原之兵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適應吐蕃高原的地勢,雖然在吞蕃城有兩萬已經適應的軍隊,但是這兩萬人對於吐蕃這個百萬人口的大國來說,根本形不成致命的威脅。”
李靖畢竟年老,說到這裏時喘了口氣,這才接著又道:“另外吐蕃國主雖然年輕,但卻是一代雄主,此人能屈能伸,見不是我大唐的對手,立刻低頭認錯,做足了姿態想讓我大唐放鬆警惕,而在吐蕃國內加緊發展國力,若是給其二十年,吐蕃必然會成長為我大唐的心腹之患!”
聽到李靖的話,李愔也是暗暗點頭,心想果然不愧是大唐的軍神,看問題就是極準,吐蕃這個高原小國若是不趁早解決的話,絕對會讓人寢食難安。
“那以衛公的意思,西突厥和北方草原就不足為患了?”長孫無忌仍然不肯放棄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根本不值得為吐蕃這個小國浪費太大的精力。
“長孫大人好像有些偏題了吧,今天隻是討論吐蕃的問題,怎麼又扯到西突厥與草原人的身上了?”正在這時,大唐第一重臣房玄齡終於開口了。
“玄齡說的不錯,今天的確是討論吐蕃的問題,無忌你說偏了。”正在這時,端坐的李世民也開口說道。而長孫無忌一聽,立刻躬身認錯。
而李世民沉吟了一會,接著開口又道:“朕上次見過那個鬆讚幹布,雖然對方極力掩飾,不過以朕觀之,對方肯定是個胸懷天下的梟雄,再加上吐蕃占據著地利之勢,這讓朕總有些不安,擔心日後對方會成為我大唐之患,所以朕決定,在朕的有生之年,一定要滅了吐蕃,為我大唐後世子孫留下一個太平的環境!”
李世民說到最後一句時,臉上露出一種決然之色,當初高句麗未滅時,他就將滅亡高句麗做為自己人生的最大目標之人,可是在滅了高句麗之後,他卻感覺一陣空虛,好像天下間再無什麼敵手,不過現在這個不安分的吐蕃剛才填補了他的這個空虛。
“陛下要滅吐蕃,老臣自是十分讚成,隻不過吐蕃比高句麗還要強大,所以這件事還須從長計議才是!”一聽李世民的話,李靖立刻一皺眉,雖然沒說不同意,但卻勸他一定要小心,畢竟做為一個兵法大家,他深知攻打吐蕃所要付出的代價。
“衛公所言有理,而且現在國庫空虛,實在不是發兵的好時機,所以還請陛下三思而行!”這時房玄齡也開口勸到。
上次在攻打高昌時,李愔以賣地為名籌集了巨額的錢財,隻不過這些錢都是借的民間之財,用完還是要還的,而且還要加上不少的利息,幸好攻打高昌也讓大唐得到不少好處,這才能把錢給還上,否則光是利息都能讓戶部尚書給頭疼死。
兩個文武重臣都勸李世民三思,其它人也都不例外,畢竟以吐蕃那種地勢,找一條能上去的路都很難,更另說派大軍上去攻打了。
“這個朕也有分寸,自然不會在近期攻打吐蕃,隻不過朕也不想看著吐蕃這麼一天天的壯大,所以列為臣工有沒有什麼妙策,可以給吐蕃找點麻煩的?”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自家的情況,也知道吐蕃的地形的確是個難題,所以並沒有想馬上攻打。
“這……”
一聽李世民提出的這個問題,下麵的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沉默下來,畢竟吐蕃山高路遠,他們就算是想給人家找麻煩,可也是鞭長莫及啊!
“啟稟父皇,兒臣有一個辦法,隻是不知道會不會有效果?”正在這時,一直沒有開口的李愔終於站起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