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擊敗了袁紹、呂布等諸侯,勢力日益強大。此時的曹操,雄心勃勃,欲一統天下。
荊州劉表病逝,其子劉琮不戰而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便得了荊州。劉備在長阪坡被曹操擊敗,倉惶逃往江夏,與劉表長子劉琦會合。在這危急存亡之秋,劉備派諸葛亮前往江東,與孫權商議結盟抗曹之事。
孫權在江東,麵臨著曹操的巨大壓力。江東群臣,分為主戰與主和兩派,爭論不休。就在孫權猶豫不決之時,諸葛亮憑借其出眾的口才和智慧,成功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
而在劉備陣營中,張宇這個穿越而來的奇人,正憑借著他超越時代的智慧和對曆史的了解,為即將到來的赤壁之戰出謀劃策。
張宇深知,曹操雖兵強馬壯,但他的軍隊大多來自北方,不習水戰。而且,曹操新得荊州,人心未附。孫劉聯軍若能抓住這些弱點,精心謀劃,未必沒有取勝的機會。
在孫劉聯軍的營地中,一場緊張而激烈的軍事會議正在進行。
“曹操擁兵數十萬,我們如何與之抗衡?”一位將領憂心忡忡地說道。
張宇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說道:“諸位莫慌,曹操雖勢大,但並非無懈可擊。其一,他們的士兵多為北方人,不擅水戰。其二,他們長途奔襲,水土不服,疲憊不堪。其三,新降的荊州軍未必真心歸服。我們隻要善用策略,定能破敵。”
眾人聽了,心中稍安,但臉上仍帶著憂慮。
張宇接著說道:“我有一計,可破曹操。我們可采用火攻之策。”
“火攻?”眾人疑惑地看著張宇。
張宇走到地圖前,指著曹操的水軍營地說道:“曹操的戰船皆用鐵鏈相連,一旦起火,火勢必然迅速蔓延,難以撲滅。我們隻需派一支敢死隊,攜帶易燃之物,趁著夜色和東南風,靠近曹操的戰船,點火焚燒,必能一舉成功。”
眾人開始交頭接耳,討論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可是,如何才能確保敢死隊能夠接近曹操的戰船而不被發現呢?”又一位將領提出了疑問。
張宇微微一笑,說道:“這就需要我們精心安排。首先,我們要派出一些小船,在江麵上佯裝進攻,吸引曹操的注意力。然後,敢死隊乘坐快艇,從側翼悄悄靠近。同時,我們還要在岸上布置疑兵,讓曹操摸不清我們的真實意圖。”
孫權聽了,點了點頭,說道:“此計甚妙,但實施起來難度不小。”
張宇拱手說道:“主公放心,我願親自訓練敢死隊,確保計劃萬無一失。”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張宇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他挑選了一批身強體壯、勇敢無畏的士兵,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這些士兵不僅要熟練掌握劃船的技巧,還要能夠在敵人的攻擊下保持冷靜,準確地執行任務。
同時,聯軍也在積極準備火攻所需的物資。工匠們日夜趕工,製造了大量的火箭、火罐和火油。
在準備工作進行的同時,曹操也沒有閑著。他派出使者,試圖勸降孫權。但孫權在張宇等人的勸說下,堅定了抗曹的決心,斬殺了曹操的使者,以示決心。
曹操見孫權不肯投降,便下令大軍進逼江東。一時間,江麵上戰船密布,旌旗蔽日,戰鼓雷鳴,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孫劉聯軍也嚴陣以待。張宇站在船頭,望著曹操的大軍,心中暗暗祈禱著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終於,決戰的時刻來臨了。
這是一個夜晚,江麵上霧氣彌漫,東南風漸起。張宇帶領著敢死隊,登上了快艇。他們身著黑衣,臉上塗著黑灰,攜帶著火攻的物資,悄悄地向曹操的戰船駛去。
在江麵上,聯軍的小船按照計劃,向曹操的戰船發起了佯攻。曹操的軍隊被吸引了注意力,紛紛向小船開火。
趁著這個機會,敢死隊迅速靠近了曹操的戰船。當接近到一定距離時,張宇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點燃火箭和火罐,奮力投向曹操的戰船。
瞬間,火光衝天,烈焰迅速在曹操的戰船間蔓延開來。曹操的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但由於戰船被鐵鏈相連,無法逃脫,火勢越來越大。
聯軍見火攻成功,立刻發起了全麵進攻。江東的水軍如蛟龍出海,乘著戰船衝向曹操的艦隊。劉備的陸軍也在江岸上擂鼓助威,向曹操的軍隊發起攻擊。
戰場上殺聲震天,血染紅了江水。曹操的軍隊在火海中掙紮,傷亡慘重。但曹操畢竟是一代梟雄,他迅速組織起抵抗,試圖挽回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