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伊的爺爺:杜康,曾經是名噪一時的中醫學家,據說還給毛主~席看過病,而父親杜振國受到爺爺的熏陶,即使是到了美國,也沒有忘記本,提倡中西醫結合。
杜振國不像喬伊這樣的混血,是個純正的中國人,跟爺爺杜康一樣,骨子裏透著對祖國熱愛,對中醫的熱愛,還不避諱中醫的短處,也不嫉妒西醫的長處,在美國華人醫學界提倡革新中醫的說法:認為中醫中需要改進的方法,可以借用西醫醫學裏關於生理、病理的加以佐證。
正如偉大的小~平同誌所說:“不管白貓黑貓,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所以,杜振國作為主任醫師,在臨床~上,不分中醫、西醫,不分經方、時方,隻要利於治病,均隨手拈來。
可能是受到父親杜振國的熏陶,喬伊在讀碩士的時候,也將中醫帶入了哈佛醫學院之中,這種靈活運用,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甚至在哈弗醫學院內引起一場深入研究中醫的熱潮。
至於爺爺杜康為什麼會去美國。主要是因為身處那個年代,知識份子遭受迫害,在那個成天都要擔心自己是上山還是下鄉的年份,爺爺托人打算帶著一家老小,從上海前往美國躲一躲。
而爺爺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喬伊的父親杜振國,另外一個是喬伊的伯父杜振華。偏偏在將要啟程的時候,這個節骨眼上伯父杜振華走失了。
爺爺和奶奶大吵一架,最終,奶奶決定留下來尋找伯父,而爺爺帶著父親踏上了飛往美國的飛機。
後來爺爺試圖聯係在中國的親人,卻得知奶奶已經死了,而且也正因為這件事兒,二伯與爺爺之間產生了很深的隔閡,基本上就到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不過上世紀末的時候,爺爺還是收到了一封署名為杜振華的來信,大致意思就是告訴爺爺,你們杜家有後了。
因為杜康雖然到了美國,但那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於他們這種老一輩兒的人還是非常重的,所以當得知自己有孫子時候,提別多開心,恨不得立刻飛回中國來。
直到2005年,爺爺被發現患有MND(運動神經元病),身為醫生的爺爺也知道這種病是絕症,一般3~5年內就會死亡。
所以爺爺總是念叨著這是報應,是自己當年做的孽的報應。
即使後來肌肉萎~縮的隻能躺在病床~上,連話都說的含糊的時候,嘴裏還不停念叨著“報應啊,兒子,孫子”之類的詞彙。
在去世時,父親杜振國就決定完成爺爺的遺願,籌備著來中國尋找弟弟杜振華,以及到自己的大侄子,也算完成了爺爺他老人家最後的遺願。
同時,爺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對於喬伊的觸動特別大,所以也就是在那一年,她決定考入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的研究生。
喬伊從浴缸裏站起來,望著窗外城市繁華的夜空,喃喃的念叨著:“上千萬人口的城市,在如何才能找到那麼一個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