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柳傳誌

最近這幾年,“創業”成為社會上的熱門話題,一種時代潮流,很多年輕人都開始追逐自己的創業夢想,躍躍欲試者更不在少數。作為過來人,我想給這些年輕人一句忠告,就是決定創業之前一定要想好,要作好思想準備,畢竟能夠存活下去、最終獲得成功的創業者永遠隻是少數,要經得起挫折。

在圍繞創業的各種討論中,我經常能看到、聽到對大環境的批評或抱怨,認為這是很多中小企業難以為繼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認,現實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抱怨的階段,問題並不會得到解決,還是需要大家一起腳踏實地去做事。

其實,想想我和幾位同事在28年前出來創立聯想時,跟如今的創業環境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我們還算幸運,有中科院最初給的20萬元,這筆錢也可以算做天使投資,隻不過那時還沒有這個概念。那時如果個人想幹點什麼事兒,根本找不到外部資本,也沒有人能告訴你該怎麼做,全靠自己摸索,就像小平說的“摸著石頭過河”。

再看現在,有一批已經成功的創業者,帶著自己的財富和經驗,開始做天使投資,去幫助下一撥的創業者。包括像開複兩年前決定做創新工場,想用機構化的方式去孵化一批創業者,我很支持這種想法,所以聯想控股也是LP(有限合夥人)之一。其實,對於創業者來說,最初的啟動資本固然重要,但我認為,這種創業經驗的傳承更不可或缺,身邊如果有了“創業導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創業者走彎路,降低失敗的風險。

從聯想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在作一些嚐試,探索一條“幫助創業者”最有效的道路。很多人大概知道,聯想從2001年開始做風險投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接觸到了大量的中小企業和新創業者,就發現了一些製約創業企業成長的因素。

所以,從2008年開始,聯想控股跟中科院一起,搞了一個“聯想之星”的項目,想通過“創業培訓+天使投資”的方式來發掘並培育科技創業的領軍人才,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科技創業。做了這幾年,聯想之星創業培訓已經形成了麵向全國招生的創業CEO特訓班、針對當地科技創業者的短訓班,以及覆蓋更多創業人群的聯想之星創業大講堂等多層次培訓活動,將聯想積累的管理與投資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而在2009年,我們又設立了4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專注於科技領域種子期企業的投資,並且這個基金的所有收益將再次用於天使投資。為了給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幫助,我們在2011年9月,又聯合各界機構成立了創業聯盟,戰略合作機構包括7家地區高新區政府機構、8家社會機構及金融服務機構以及13家投資機構等。

我們深知,聯想從最初的20萬元發展到現在上千億的資產規模,並不是因為有多少過人之處,這與整個社會的發展分不開,也離不開多方的扶持與幫助。所以,在取得了一點成績後,我們很願意與各界有識之士一道,為新創業者做些實事,為中國的創新事業出份力。

這本書是12位著名天使投資人的切身體會,他們在從事天使投資以前又都在各自的領域內有所建樹。我知道這些朋友的事跡,除了認識大部分以外,還有幾位是我多年的合作者。我想他們應該是不缺錢花的人,但他們願意走創業投資這種有一定風險的路,願意把自己磕磕碰碰中得到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寫成書,能讓更多有條件創業的人少走彎路邁向成功,動機是高尚的,行為是求實的。我真心地欽佩他們。

希望有更多的成功創業者加入“創業導師”的隊伍,也希望有更多像這樣有“真材實料”的書籍,把這些人的智慧結晶傳播得更遠。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