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九章(2 / 2)

張越先等人來到方回操練兵士的地方。這裏是濱海的一片空地,麵積大約有現在四個足球場那麼大,南麵是波瀾不驚、白浪翻轉的大海,雖然是初冬,但依然有下海捕魚的小船在白浪之中時隱時現;東麵是陡然聳起的一麵山崖,山高也就是一百五十米左右,山崖上樹立十幾麵紅地白字的大宋禁軍軍旗,旗下兵士凜然站立,黑盔黑甲渾然一體;西麵是偌大一片樹林,泛黃的樹葉刷刷下落,林中騰起一股股狼煙,透出冷冷的殺氣。北麵則是張越先等人站立的高崗,東麵的山崖與北麵的高崗連在一起,中間稍有幾處斷裂,如武士向西揮出的圓月彎刀,不過,刀背出現了些許的裂痕,大概是久征沙場留下的征痕吧。

張越先等人剛到山崗下的時候,被一隊巡邏的士兵攔截,喝令眾人快快離去,不然就地正法。隨同的王捕頭上前與兵士交涉,好說歹說也不讓眾人進去,王捕頭回頭看了看張越先,無奈地攤了攤手。張越先身邊站立的嚴致堯見狀連忙走了過去,與那些士兵說了一陣,又從腰間解下一物讓領頭的兵士看。那領頭的兵士看了看那東西,又抬頭往張越先這邊看了看,然後吩咐其他士兵看不這些人不要亂動,他自己則飛快跑上山崗轉身不見了。大概過了半個小時,那個士兵跑了回來,把那物交還給嚴致堯,然後揮手讓其他士兵讓開道路,讓張越先等人進入營區。

嚴致堯和王捕頭走回到張越先身邊,王捕頭牽起張越先的馬韁繩,抬頭笑著對張越先說:“這裏確實是兵家禁地,但小人沒事情的時候卻也經常來這裏看他們操練,與他們都混的熟稔,不知道為何今天卻翻臉不認人了呢?還是嚴先生的東西管用,那家夥一見就讓我等進去了呢。”

嚴致堯並沒有搭理他的茬,隻是告誡著張越先身後的那些同窗不要大聲講話,也不要隨便走動,隻是跟在王爺身後就行了。

登上高崗後,展現在大家麵前的是一幅龐大的精致的令人熱血沸騰的畫卷。

一杆高約丈許的暗紅色纛旗樹立在中間,旗幟周圍是十匝用重甲步兵兵士圍就的圓圈,呈擴散狀分布,人數大約有一千左右;沿著外圈切線大約30度角,呈密集隊形各排列大約五百名重甲步兵,而纛旗的前方,也就是外圈切線的交彙處,呈密集隊形配列正方形的一隊輕甲騎兵,大約有百名左右;纛旗的後麵呈圍裹圓形隊列的形式,密集隊形排列了大約一千人左右。

整個現場寂靜無聲,唯有不時掠過的海鳥發出幾聲驚鳴,西側的樹林中嫋嫋升起幾股黃色塵土。

登上高崗的眾人,攝於眼前的威勢,都是高抬腿輕落步,慢慢向前走著,連大氣也不敢多出。偌大的高崗平台,隻有張越先等五六個人,先前的一隊負責營區警衛的兵士也不見了蹤影,代替的是一排隨著微風獵獵飄揚的紅色禁軍軍旗。

張越先扭頭看了看王捕頭,用眼睛詢問了一下,那王捕頭衝他咧了咧嘴,表示不明就裏。

突然,高崗下揚起一麵紅旗,那紅旗迎風急速晃動了兩下,在紅旗搖動的同時,遠方靜止不動的隊伍突然散開,又急速聚攏,隨著甲胄搖動發出的聲響,隊形重新排列組合,出現在眾人麵前的,竟然是個龐大的“宋”字。宋字頭上的那一點,就是那杆高約丈許的暗紅色大纛旗

眾人發出一陣驚歎,都覺得情緒振奮,精神為之一爽。

這時,從纛旗下飛出一騎,馬上的戰將全副黑色甲胄,馬鞍橋上擔著一支長槍,那長槍槍頭極長,迎著太陽閃著寒光。

那戰將飛馬趕到高崗之下,掠起韁繩,戰馬仰頭奮蹄,一聲長嘶,站了下來。那將在馬上挺身,舉雙臂加額:“末將方回恭迎九王爺!末將有甲胄在身,不能下馬全禮,望企恕罪!”

張越先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陣勢,一時慌張,竟然忘記了回答。

四周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