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黯然神傷的遮羞布(3 / 3)

顯而易見,心理學、成功學、修辭學的大量知識早已在偉大的美路事業中可悲地淪為了蒙蔽他人的工具,這集中體現在美路的各種培訓以及貫穿其間的係統理念和文化之中。極少數塔尖的美路精英們明知弱勢群體的行為在強勢影響之下會走向他們潛意識中非自願的消費之路,卻故意為之,因為這是任何企業的命脈——銷售更多產品獲得更多利潤,這就是美路不可言說的秘密。在美路的培訓中,這被美其名曰:創造需求,引導消費。

毫無疑問,實力強大的美路公司首先利用它高效的公益、公關活動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進而在公眾的腦海中作出了如下定位:美路之路是最好的成功模式,其邏輯誘人之處就在於複製模式就必然成功。一個表麵具有良好信譽的企業,並不一定就具有良好的內涵。表麵的企業形象並不一定就是企業的真實麵目。我們必須了解企業為什麼要取得好的企業形象。我認為本質應該是出於利潤考慮,隻有利潤才是企業問題的核心。

我並不是提倡懷疑主義,而是要讓大家學會追問一個企業是怎樣獲得利潤的?這個問題決定了企業的真實麵貌。所以,美路從好的企業形象到好的成功模式之間是缺乏必要邏輯關聯的,即如何獲取利潤這一本質問題被刻意回避了。那麼,美路人的利潤是怎樣形成的?歸根結底,利潤的產生來源於生產資料的三個要素,美路是因為使用了先進的方法極大地降低了成本,還是美路的員工具備更高的生產力實現了單位時間的更多生產?或者……就我看,美路公開宣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直銷模式。但此直銷非彼直銷——非戴爾或雅芳那樣的單層次直銷,可以看得見地省去了中間環節。當然,也有人質疑現在的戴爾是直銷模式利潤貢獻大還是定製服務利潤貢獻大,也就是說直銷就必定帶來成本的減少嗎?

就美路的模式而言,每個人都必然隸屬於某個上手,這就是說美路有多重獎勵支出,而這些獎勵支出是否足以抵消非直銷企業管理成本的巨大支出?如果不能,那麼就應該相比同類企業有更高的產品價格;如果能,那就意味著整體湧現性的較少支出卻分化了獎金差距。那這種差距是否以犧牲公平為代價?在傳統企業中因為不涉及多重獎勵,自然會把直銷中多級的那一部分支付給單層以提高每個人的收入。這樣,就可能牽涉效率問題,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間平衡,不正是人類發展的大問題嗎?回到前麵說的商業倫理,美路真的解決好了這個難題嗎?如果沒解決好,那必然會在體係裏造成大量事實上的不平等。

再來看看美路的誘人邏輯,如果這個邏輯必定正確的話,那在美國比美路更大的商業巨頭,比如可口可樂公司,如果也複製這種模式會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或者,遠比美路強大的競爭對手如寶潔,複製美路的模式,那美路的競爭力又是什麼?對個人而言,如果成功可以簡單複製的話,那為什麼成功永遠隻是少部分人?即使某人在美路的模式中走向了成功,那這種成功是應該歸結為該人掌握了高超的銷售技能和人際關係,還是因為模式的獨特導致他成功?模式重要,還是能力重要?如果能力重要,他為什麼不可以在其他行業成功?如果是模式更重要,那麼為什麼培養不出更多的成功者?IT、網絡、能源行業一年可以產生幾十個百萬富翁,那麼為什麼不說他們的模式更有價值?顯然,這些問題都是美路的邏輯所無法回答的。

我們知道,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往往是指存在於企業中無形指導員工做人做事的觀念。一個具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並不需要鼓吹文化的內涵,因為文化存在於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之中,並自覺指導員工做正確的事。優秀的企業總是尋找能夠很好適應企業文化的員工,而不是蠱惑員工。世界首席CEO傑克 . 韋爾奇曾說:“假如一個經理人不創造數字(指業績),而是實踐價值觀(指企業文化),我會再給他一次機會;如果他不按照GE的行為規範做事,那麼他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企業文化對世界級公司的重要性無須多言。

美路人在講述企業文化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助人自助”,作為曾經的美路人,你又是否能夠真正從上手領導人那裏感受到這種“助人自助”的文化?比如,提供免費的培訓?比如,提供顧客所需要的少量試用裝?現實中的美路,你的上手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不停地激勵你、不斷地誘使你參加各種會議,然後自用產品。雖然他也會告訴你很多銷售技巧,也會在陪你一起拜訪客戶時指出你的一些銷售缺陷,但更多的時候你要獨自麵對無數的拒絕,然後再自欺欺人地用大量自用來麻痹自己!美路五百多種產品全部進入中國是美路人夢寐以求的期待,可他們卻不知道市場營銷不是數量簡單相加那麼簡單。不厭其煩地向所有人背誦從各種會議上學來的話術背後,是經濟上的困窘,是青春的流逝,是朋友們的反感……美路常講“消費創造財富”,講“家裏的黃金”,可憐美路的這些營銷人員兼最佳顧客們卻把企業當做上帝一樣奉若神明,這個世界上還從未有過一個行業、一家企業像美路這樣,將自己的營銷人員當做肥羊一樣痛宰。

難道美路的企業文化有錯嗎?無論美路的企業文化如何,廣大的基層營銷人員卻是很難體會到這些文化的。一個壞人對好人說,助人為樂是人類天性的美德,我們都應該幫助他人。你當然可以相信這樣的話,但卻不能相信壞人。因為,他的行為最終告訴我們他根本就不相信他所說的話,他也沒有助人為樂的美德。一個沒有美德的人不停地鼓吹美德,就是因為他深知美德總是容易讓人相信的。在狂熱的思維下,有人會疑惑,難道他說的不是正確的嗎?既然是正確的,我就應該相信。請記住,越是別人需要你相信的時候,他會鼓吹得越厲害,但那些真正具有優秀品德的人總是謙虛的。所以,美路的企業文化也許隻屬於那些企業的員工,亦或是金字塔頂的極少數人,普通營銷人員是很難體會到語言可能會成為壞人做壞事的工具的。希望更多美路的朋友能明白,語言隻是表象,真相永遠處在事實當中!而事實才是最大的邏輯!

幾乎所有係統都在強調真誠、友愛……但七年來,囤貨、低折、搶線……隻令我滿目瘡痍。我也曾經天真地以為樹大有枯枝、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可慢慢地發現,越來越多違背美路企業文化的行為早已漸成各係統之主流,不由得令我無限感慨:係統已死,蒼天當立!

企業文化和係統文化,到底誰是天使,誰又是魔鬼?不可否認,從理論上講,美路的企業文化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文化之一,它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但它的營銷製度和係統文化卻又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解決問題。在係統的教育中,美路用太多的普世價值來包裹自己晦澀難言的本意,它洞悉了所有人性之所需,無不令人癡醉沉迷。而最無奈的,是那麼多各行各業的人為了一個虛幻的理想,甘願起得比雞早、幹得比牛累、吃得比豬差、睡得比驢晚,還能一直在精神上保持自我良好。為什麼有機可乘?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索,但肯定不是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像妲己照鏡子,美路的文化表麵上嫵媚動人,但骨子裏卻更像是一隻狡猾的狐狸,一塊光輝燦爛的遮羞布。或如張愛玲所言,一襲華麗的長袍下或許早已長滿了虱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