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離開了美路,可我的後世子孫們仍然在前赴後繼,即便是我也不可能搞定我所有的後代。在美路事業中,哪怕你隻介紹過一個人,那後世們就會一如塔頂人寄望的那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曾經美路,就意味著你已經無形中改變了無數世人的命運,認識的,亦或是不認識的。我很有些沮喪,就像這紛繁的世界,一直由真理在指引,卻始終靠謊言在支撐。
在東奔西走的那些歲月裏,雅涵一度也曾考慮過放棄美路,她越來越發現美路很難成就億萬富豪,即便如係統大家長周先生一般,也不見得進得了胡潤排行,這與雅涵最初想成就一番偉業的初衷開始相互抵觸。特別是那些買飛機、買遊艇的美國鑽石們,他們大多是20世紀60年代初就加入美路的革命先驅,今日全球美路市場都在他們旗下,而我們做得太晚了,甚至沒能趕上美路中國的頭兩批。但對自由無限渴望的雅涵最終還是認定,隻有美路才能實現她度人度己的人生宏願,她選擇了繼續堅持。我們時常在一起討論人生,對她的慧根我頗為頭疼,我總是對她說:“你很聰明但沒有智慧,而我很智慧卻並不聰明。”我始終無法讓她明白名利其實早晚都是空,那隻是又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
持續清淡的市場和微薄的人氣讓我和雅涵不得不坐下來開始深思。雅涵時常感歎,1995年的時候那些現在的皇冠們在廣州街頭做陌生,甚至連“鳥語”都不會一句,一天就可以拉來上百號新人,可今日早已不複當年,沒人不知道美路,負麵效應也不小,要想盡快擺脫困境還得另辟蹊徑。
林超和曉東的企業谘詢公司那時已經黯淡收場了,幾個人加在一起總共賠進去三萬多元,林超也不得不遠走天涯。而馬鑽在煙台類似的嚐試也不怎麼樣,最後還是弄得賠了夫人又折兵。一旦忙碌起谘詢公司的正常業務來,人,也就無心美路了。
大顏經理那時在北京,因為報考公共營養師和食品協會的人搭上了關係,我們決定代理這個協會的項目成為天津公共營養師的培訓基地。美路不是也講營養嗎?畢業出來的公共營養師隻要稍加引導就可以直接銷售產品了啊,換個培訓的店頭而已,磨刀不誤砍柴工。
銀章王強是那時我們在市內團隊碩果僅存的骨幹了,他的主線在貴州,天津這邊早已是正兒八經的“光杆司令”了,要不是女友小嫻跑去上班,都不知道他還能靠什麼過活。他曾是公安局局長的秘書,在早年還是個基層幹警的時候就曾查抄過美路人的會場,一表人才的他後來愛上了我們團隊的小美女,一度是我們團隊公認的金童玉女。因為愛,他一步步踏入了美路的大門,在後來多數人都選擇放棄,甚至女友小嫻都意誌消沉的時候,他堅定地成為團隊的骨幹。對他辭去公職全職美路,他的父母一直都是非常痛心的。
雅涵、王強、我,再加上從北京趕過來的大顏經理,幾人一番商議之下,都覺得十分有必要成立個健康谘詢公司,一邊拓展公共營養師的招生業務,一邊將培養出來的營養師逐步導入美路,就算十人之中能出一個也是好的。況且代理這個項目也能賺錢,暫且支付中心房租、幫助團隊全職的夥伴們過渡當下的生存也是有意義的。從此,我們可以公開以食品協會和國家相關部門的名義露麵,再不用擔心受美路惡名的牽連而藏頭露尾了。
我們很快注冊了公司,公司的Logo和新名片很快就設計出來了。世貿中心被我們收拾一新,除倍喜健的樣品展示外,其餘所有與美路有關的痕跡都被清除了,我們要營造出一個完全營養的新天地,而未來這裏會成為天津公共營養師的搖籃。
為了盡快拿下代理權,我們對食品協會作出了很大的讓步,他們負責資質的認證和專家講師的委派,而我們則主要負責天津地區的生源招募和培訓實施。由於食品協會是國家相關部門授權的六家代理之一,所以我們必須讓出學費的65%,再由他們給相關部門分利。這是個極為苛刻的條件,因為35%的空間還要包括全部的營銷和經營成本,可為了這件合法的外衣,我們也不得不勉為其難了。我們那時的想法就是此路一旦走通就迅速複製全團隊,走一條專業化的美路之路。
雅涵自任總經理兼營銷總監,主抓招生;王強是培訓總監,負責公共營養師培訓班的組織實施;而我則出任營運總監,除了配合兩位總監的工作外,再總攬公司內外的其他一切事務。因為利益分配談不攏,大顏經理帶著她所剩不多的幾個骨幹另組了公司,我們負責市內,而市區以外的大港、塘沽以及北京市場都歸她。我們開始在報紙上大打招生廣告,國展中心每次的招聘會也是一場不落。有段日子我們甚至在天津最繁華的商業區一個個發招生簡章、做營養調查。團隊中的美路人一個個都搖身一變成了招生專員,沒有工資也沒有福利,誰招到學員誰就有提成,而這個學員將來如果做了美路也將會是自己的前排。我們也招聘了很多新的員工,他們未來也會是我們跟進的對象。對這些於美路一無所知的招生專員以及通過招生廣告招來的學員,我們三人抓了鬮,平均分配、各自跟進。沒有剪彩、也沒有慶典,我們的“平民夜校”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開張了,在這美路寒冷的冬季。
經招生廣告、招聘會、路邊調查以及人員介紹來的生源,首先要進行觀念宣導,美路的業務說明會則被我們徹底改造成了營養OPP:激昂的上場音樂結束後,先來上一段VCD“世紀論壇”,接下來是“財富第五波”以及營養師的“遠景價值”,再然後是“職業人生定位”和“課程介紹”,最後“會後會”“解答異議”。一切都是舊瓶裝新酒,於我們當然是信手拈來。
第一期培訓如期開班了,最初的學員大多還是團隊裏的美路人,因為達不到40人就無法保本,所以很多團隊夥伴甚至美路的“屍體”都被我們忽悠進了培訓班。第一期剛開班我們就開始為下一期的學員犯了難,因為第一期就把團隊的人力資源耗得一幹二淨,下一期不可能再有美路人了。我們獲得了兩個月的喘息之機,可以從容策劃下一期學員的營銷對策了。我製定了招生的營銷機製,一如美路的團隊計酬那樣,你發展的學員如果也招到學員,那上麵的你同樣可以獲得一小筆領導獎金,深度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