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作者想說的話

寫了好多東西都半途而廢了。隻有對三國的熱愛不變,這次的三國沒有穿越,為什麼要穿越?難道隻有以一個現代人的身份、智慧和思想去改寫曆史來滿足自己爭霸或談幾場穿越時空的戀愛的虛榮心才特別有成就感嗎?你不覺得這是對古人們的褻瀆對曆史的不公對自己的汙辱嗎?

不需要穿越,今是今,古是古,曆史已是曆史,無須改變曆史,現在能做的就是緬懷曆史,把握現在,創造未來。

不需要玄幻,子不語怪力亂神,君不聞“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不是不信鬼神,而是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至君為堯舜”,芳澤流萬民,去探索未知去釋疑解惑去尋求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

不需要縱情聲色犬馬,不需要……

不需要的太多太多,而我們需要什麼?

是為序。

關於本書

本書的構思首先源於對三國遊戲的喜愛與癡迷和對《三國演義》的熟讀,遊戲這方麵我一開始接觸的就是三國群英傳2,那裏麵人物的設定,絢麗的場景,戰術,技能等等等等都深深吸引了我,精確到數字的比拚也是一種享受。然後大一冬天認識了三國無雙3,那如親臨古戰場般的感受,動感的背景音樂,各種攻擊,防禦,場景畫麵都給人以一種厚重的曆史滄桑感,使命感和成就感不知消耗了我多少個不眠之夜。接著我通玩了《三國誌》、《三國群英傳》、《三國真無雙》共計有24個版本(加強的和其他的不算),越來越沉迷,也越來越迷戀差點迷失了感覺都,也就在這期間本小說中的五虎上將基本成型,即:太史慈,張遼,甘寧,徐晃,趙雲。中間又玩什麼《三國誌曹操傳》、《三國誌呂布傳》、《三國誌劉備傳》等好多東西了,感覺我一定要寫點東西,不負所學,不負所愛。

《三國演義》當然被我熟記於心了已經,不能說倒背如流,起碼別人對著書念不超過十個字,我就能說出來是哪一回,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我也走別人的老路子,轉攻《三國誌》,在大學圖書館裏見過全版的《三國誌》,包括原書和裴注,古人的文字讀起來就是一個字:爽!後來在市麵上很少發現有全版的,可惜現在看懂的人不多,於是就打消了用文言文寫這個小說的念頭。

《葉傾三國》的構思源於今年夏天,主人公出場有十六歲,三國人物一般都是最早十五歲出場的,裏麵偶爾有點變態的描寫,算是滿足一下眼球了,但不知道喜歡的人多不多,所以這方麵的東東我不會多涉及(況且也不擅長啊,讓內行人笑話嘻嘻),之所以用一個女性角色有很多原因,三國小說我看了也算不少了,確實由女生來做主角的還真沒見到多少,在創作本小說時看見了幾部倒是,記得還有一部描寫的戰場很現實很殘酷,很浪漫,是我一直想達到的境界,把景色描寫和人物描寫還有情節描寫全部結合起來,現在最起碼這些小說裏很少哇,我也不擅長,可惜忘了什麼名字,不然可以多學習下。女生叱吒三國,想想最起碼也很有新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