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並不能怪劉緯,他穿越到這個時代才一個月,平白無故多了個父親出來,他一時之間也是難以適應和接受的。

“入座!”劉璋雖有不快,但考慮兒子大病初愈,又傳說他著了魔障,行為怪誕,便也沒更多計較,揮手示意劉緯入座。

在劉璋右手邊的側位,此時正端坐一人,頭戴長冠,身著灰地菱紋袍服;此人看似十八九歲的樣子,劍眉虎目,神情俊朗,頗有英氣。劉緯隻一端詳,便猜出,這人應該是劉璋的長子,自己的兄長劉循無疑。

此時的劉循,雙目注視著劉緯,卻絲毫沒有兄長般的慈祥,神色嚴峻,似乎有怨懟之意。看來,他對劉緯剛才失禮的行為,也是有些不高興。

劉緯見劉循是這樣的神色,也琢磨出點味道了,連忙又向劉循躬身行禮道:“拜見兄長!”

“賢弟免禮!”劉循的臉色微微好看了些,未起身,隻輕回一禮道。

隨後,劉緯在劉璋的左手邊下位,模仿著眾人的樣子,跪坐下來,屏息凝神,腰板也挺得直直的,姿勢非常不舒服,但也沒辦法,他不想再因為失禮而看別人的臉色了。

這段小插曲,很快就過去了,就在劉緯入席後,州牧劉璋語氣平緩地開口了。

“今日召卿等前來,共商大計……”劉璋說話的聲音,有些怪裏怪氣的。

這州牧一職,是漢代一州的最高長官,尤其是到了漢末,軍閥割據,豪強四起,按理說,作為一方割據勢力的領袖,應該底氣十足才對,而劉璋說起話來,竟然毫無底氣,仿佛是在商量的口吻,一點領袖氣概也沒有。

這種表現,倒是與史書所載,劉璋此人暗弱無能頗為契合。

“日前聞聽司空與大將軍於官渡對峙數月有餘,各有勝負,卿等以為益州當如何應對才是?”劉璋繼續說著,終於闡明了今天這場會議的主要議題。

劉緯這才明白,此次要商討的軍機要事,原來就是官渡之戰啊!劉璋口中所說的司空,指的就是曹操,而大將軍指的就是袁紹!可不是麼,建安五年,不正是這個當口麼!

劉緯突然想起,就在他穿越之前,課堂上,那個低水平的張老師不正在講述這段曆史麼?這又是巧合嗎?

官渡之戰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曹操最終采納許攸建議,偷襲烏巢,焚毀大量糧草,造成袁軍大亂,從而以兩萬精銳戰勝了十一萬河北大軍,是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

曆史發展的最終結果,劉緯知道,但身處這個時代的人並不知道,眼下袁曹雙方在官渡對峙,勝負還很難說,劉璋也說得很清楚了,讓眾人共議的是中原大戰,益州將如何應對的戰略。

“在下以為,此乃良機,應趁曹孟德無瑕西顧之機,北出秦川,襲取關中,遂先主公之願也!”也就是在劉璋話音剛落之時,有一人便接言說道。聲音鏗鏘有力,顯得底氣十足。

劉緯坐在劉璋身側,好好地看了看那個說話之人。此人鷹眼虎須,眼間流露出狡黠之感,讓人一看就覺得是一臉奸相。

“這人是誰?”劉緯心中暗念著,同時絞盡腦汁在回憶著史書上的記載,意圖對上號。

“趙護軍此言差矣!北有張魯扼據漢中,吾等如何出秦川?”劉緯還沒對上號,另外一人,竟然直接反駁了剛才說話的那個家夥,還稱呼他為趙護軍。

護軍這個職務,劉緯是知道的,屬於州牧屬下的高等軍事長官。隻是這個趙護軍,劉緯十分陌生,劉璋屬下裏,有個姓趙的人嗎?而且看似地位還不低……

難道是趙韙?劉緯在記憶中搜索了半天,這才對上了號!

。您提供大神作者高祥軒的三國之經天緯地劉緯馬雲祿張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