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求理是李瑞環同誌的顯著特點。李瑞環同誌務實從不就事論事,他務實的方法就是分析矛盾、探索規律。他經常講要琢磨事,就是琢磨規律、追求真理。他十分重視總結經驗,認為總結經驗是求理的最好方法。他強調,“理在其中立”,他的務實過程,都有理的環繞,都是求理的過程。他常說認識事物主要是認識特殊性,用一般性指導去研究特殊性,用大理去求小理。他十分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認為結合是運用,結合是目的,結合是堅持,結合也是發展,離開結合談堅持、談堅決、談堅定,隻能是空話、大話、假話。正因如此,李瑞環同誌為人們留下了許多“理”,比如:“把群眾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並合理地發揮出去”,“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等等。從曆史的長河看,從對後代的影響看,他留下來的這些理的意義更多更大,更為深遠。
再次,務實求理是李瑞環同誌的成功經驗。他認為,務實就是求理,求理就是務實,務實就是研究理兒,求理就是搗鼓事兒,準確地說,務實和求理是一件事。務實求理是他的認識方法、工作方法、學習方法。李瑞環同誌由一個木匠成長為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其成功人生的秘訣就是“務實求理”。李瑞環同誌的文風特色也是務實求理,他的講話,人們愛聽,高級幹部、普通群眾都津津樂道。他的講話、文章不僅深入淺出,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而且犀利無比,寓意深刻,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其成功的經驗主要是在鼓搗事兒上下的功夫很大,寫文章就是研究事兒,研究事就是鼓搗理兒,每個詞都有事實根據;主要是有精氣神兒,精氣神就是被豐富材料烘托下的真理、新理;加上總是用老百姓的大白話去說事、說理。
他堅持多年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的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務實。我們從他的大量講話中、從他在天津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從他在中央工作期間的繁重的治國理政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最大特點就是從實際出發。從李瑞環同誌身上看不到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東西,他十分注意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與中國的發展結合起來,立足於中國的實際,尋求實際工作和實際生活中的道理和規律性。
這部著作為我們揭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的曆史畫卷。《務實求理》一書中的每一篇重要文稿和講話都有深厚的時代背景和針對性,都有一個很重要或者很有意思的曆史故事。它自然形成了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幅曆史畫卷,這裏既有天津市改革開放曆史進程的論述,也有全國改革開放曆史進程的論述,對許多問題的論述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多從實際出發為群眾辦實事就是我們黨員領導幹部應該甘於奉獻,甘於犧牲,全身心地投入到為群眾辦實事,讓群眾得實惠上來。同時要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摒棄私心,拋掉雜念,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為群眾服務上,做每一項工作都要順民心,合民意,切實為群眾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從政修養
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思想才能真正解放。能否做到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不僅是一個工作作風、工作方法、解放思想問題,也是一個事業心、責任感、敬業精神和工作態度問題,更是為“官”者從政指導思想、政治素質、學識能力的綜合反映和直接表現。
讓敬業二字成為務實勤政座右銘
歌德說"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也有人說:"人生的價值,即以人對社會的貢獻為尺度。”每一個職業都有每個職業的道德,醫生要有醫德,教師要有師德。為官者要有官德,勤政,是各級領導幹部的為官之本,敬業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能否勤政敬業,反映出一個幹部的思想境界、黨性修養、價值觀念和工作能力,也反映出一個幹部的工作作風。當前,全黨風清氣正,廣大幹部群眾正在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偉大實踐中,樹立勤政敬業的工作作風顯得至關重要。
富民興政貴在勤。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勤政是愛崗敬業的具體反映。在第三次創業的偉大實踐中,如果一個隻是嘴上高喊“全心全意為人民”,而時時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領導幹部,一個不勤政的領導幹部,不能說他有腳踏實地、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更談不上忠誠於黨的事業了。
敬業,顧名思義就是敬重並重視自己的職業,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抱著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並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專心致力於工作,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隻有對職業有一種敬畏的態度,將自己的職業視為自己的生命,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業的本質。當敬業意識深植於我們腦海裏,做起事來就會積極主動,就會從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