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雪上加霜(1 / 2)

兩次的神秘出現與消失,隻在雷達上曇花一現,接著就消失不見的的窺視者,讓納粹的預警部門提高了警惕。如果隻是普通的窺探那還好說,但是那些標注著高能數據的能量反應,及駭人的飛行參數,就不得不讓納粹警醒。地球上的人類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有些收回狂妄態度的納粹,將這神秘的來訪者定義為危險目標。

與第一次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雷達預警部隊並沒有第一時間,把信息傳達給作戰指揮中心係統,而是將兩次的信息資料彙總之後,交給了帝國的軍事科技研究部。

帝國的軍事科技研究部,擔負著對機械、生物、能源、化學武器、戰艦、槍械、戰車等多方麵的研究。研究部最早由一些猶太裔和德裔的人員共同負,撤離地球後隨著猶太裔科學家的逐步死亡,就全部變成了雅利安人種的日耳曼人充斥科研部。

科研部的底子來源於地球上2戰時的技術的積累,還有就是對外星科技的反向工程研究。在接到雷達部門鄭重其事的囑咐後,科研部投入了一定的力量對信息進行了分析。

納粹的科研部,在接到預警部的資料進行分析後認定,窺視者所使用的科技,已經能對帝國的戰艦構成威脅。不管窺視者使用的是戰機,或者是預警偵查機,它們所表現出的高隱形反雷達能力,能悄無聲息的接近帝國駐地。

這種能力很可怕,如果是單隻的潛入還好對付。但大規模的空中戰鬥編隊入侵的話,一旦攜帶大威力的武器,這對帝國的戰艦來說,是極其威脅的。在沒有防備下,沒開啟力場的戰艦會被像核彈、*、中子彈一類的戰略或者戰術核彈給摧毀。

科研部還進一步表明,能量反應的迅速消失,不單是一方麵是隱形能力,另一方麵也表現了該物體的高機動能力。雷達之所以能發現能量反應,是雷達的光譜和熱能掃描,發現了該物體在突然加速時發出的熱能和射線,否則普通狀態下帝國的雷達將是形同虛設。

而該物體能迅速提升速度,達到大氣層內飛行的極限速度,從而快速的脫離雷達的掃描範圍,這無疑表明該物體有強橫的作戰實力。帝國戰機在大氣層內的速度,根本就無法追上該物體。

大氣層內的飛行與太空不同,大氣層內有空氣阻力,而太空為零阻力。帝國戰艦多數的飛行參數,考慮更多的是宇宙內的飛行,作為主動力源的離子引擎也是為此研究的。在大氣層內的飛行,需要更多的動力,但不論是戰艦,還是戰機都在這一方麵稍遜一籌。

除了旗艦上配備的反重力係統和完善的引擎係統外,其他的都是後來納粹自己製造的。隻有原本由外星戰艦改造的旗艦,擁有全部的外星科技力量可以在星球內追上它,其他的將對該物體的高速度將束手無策。

想一想就覺得可怕,悄無聲息的接近,發射核彈後迅速脫離,而帝國完全沒有絲毫的辦法。畢竟整個艦隊的正常運轉需要龐大的能量支持,不可能全天候開啟能量力場保護,就算在月球上積攢了70年的氦3儲備也不夠力場這個大戶吃的。

有千日養兵,沒有千日防賊的。雖然還有剩下的一部分後勤人員,在月球上不斷提煉能量,但是一來一去還是需要時間的。為此大傷腦筋的納粹科研部,隻好讓雷達部門多時段不間斷的掃描,爭取在另一層麵早發現來犯者。另外一些微型的蜉蝣觀察眼,也大規模的散布出去,擴大掃描範圍,為帝國增加反應時間。

莊帥不知道自己一個不經意的偷窺行為,會給納粹帶來如此大的反應。隻因為他的飛行裝甲暴露出的粒子束火焰和高爆發速度係數,就讓納粹如臨大敵。

勞諾及納粹本來的意思是攜從天而降的氣勢,一掃美英法俄等國的抵抗力量。趁機在地麵建立基地,然後快速蠶食各國的領土。稱霸歐美大陸後,再進行逐步的地球攻略,最終實現帝國夢想。

至於這一過程中會死多少地球人,給遭受了生化恐怖襲擊的地球再增加多少破壞,納粹覺得隻要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就可以。畢竟還需要殘餘的俘虜、奴隸來進行一定的體力勞動,單靠人數才1百萬的納粹來說,就算有科技的幫助也是遠遠不夠的。

那些被地球人犯怵的喪屍及變異生物的什麼的,則根本不在納粹的考慮範圍之內。納粹認為隻要出動各式飛行力量,就能大規模消滅這些讓人憎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