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摧枯拉朽(2 / 2)

但這不意味著裝甲可以超負荷的持續供能,一旦超出能量限製。裝甲就隻能暫時歇菜,等待胸口能源反應堆的重新聚能。斯塔克在多次戰鬥中,都曾經曆過突然掉鏈子的情況發生。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隻能靠運氣了,看上帝站在那一邊。莊帥此時處在射擊範圍內,也有這種顧慮。畢竟方舟是方舟,它又不是真正的宇宙魔方。宇宙魔方才是超能資源的代表,這讓看漫畫的莊帥覺得是不是宇宙魔方連著一個能量位麵啊。要不它的能量真是逆天了,完全不符合邏輯嘛。

好在納粹的戰艦並沒有持續掃射,簡單抹平了地麵建築後就停止了。不是不想繼續,而是完全沒有必要。隻要打消了美國人的抵抗勢力,展示過自身武力後,降落到地麵的納粹部隊就會接受的比較容易一些。

畢竟是要災後重建的,真的把美國所有東西炸平的話,就算戰艦的能源充足,也要考慮是不是需要再次建設的問題。納粹是來統治的,不是來單純破壞報仇的,打成爛攤子,到頭來身為統治者的納粹還要花費人力物力。

消耗了30%的能量保護了自己沒受傷害,戰甲也沒有損傷。莊帥趕緊飛離戰甲覆蓋的位置,他可不想再來幾遍。納粹降臨的地區,經過係統的比對是位於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地區,而被集中消滅的是美國的高科技電子之稱的矽穀。

微軟、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等大公等公司在矽穀建立公司,波音也在附近的西雅圖擁有總部,圍繞它們附近幾州的,是幾所著名的學府大學也是赫赫有名。輸出的人才也大多彙集在此,為美國電子技術的發展貢獻力量。

矽穀的硬、軟件都是美國的驕傲,常年供給世界及美國各色電子產品和軟件,在軍方中也是擁有大大的地位。在生化危機後,美國軍方第一時間花費巨大,傷亡很多後才收複了這裏,但是沒有考慮到納粹的突然降臨,所以軍事戰鬥力比較削弱。

而納粹的戰艦掃描中,發現美國的東部海岸基本成為喪屍的大本營,隻有西部還算好點,所以直接舍棄*及紐約等特區區域,開到了有人口數量的西海岸。再說就算去了也找不到總統一類的,這種人早就躲到山區的核避難所去了。

摧枯拉朽般擊潰地麵防禦地量,戰艦在掃平障礙後,所有戰艦開始緩慢降落到被摧毀的地麵上。隨著高度的降低,一艘艘戰艦的尾艙打開,露出了滿艙的戰鬥人員與戰鬥器械,一些微型戰機與浮空預警機也被釋放了出來。

看著外形奇特的戰機與預警機飛到半空,戰機往中部平原飛去,預警機則飛向四方探查。莊帥躲到一處未被摧毀的低矮丘陵的巨石後,打開遠距離鏡頭觀察納粹的軍力情況。

在地麵停穩後,戰艦後倉艙門放平後,首先是一隊隊黑色裝備的納粹黨衛軍走了下來。常年生活於月球及太空的微重力環境,讓納粹的普遍都無法適應地球的高重力影響,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一套外骨骼裝甲來輔助行走、戰鬥、生活。

當然這是沒辦法的事,在月球基地和飛船上是有模擬重力係統的。但在月球上出生和基因選良上的*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是無法適應真實的重力環境。所以為了應對降臨後的尷尬,隻要用外部輔助來解決帝國軍人無法直立行走的問題。

看著軍服外側明顯的助力骨骼,這讓莊帥有些詫異。看來納粹也不是每個方麵都強啊,雖然炮火犀利戰艦拉風,可是軍隊的人看著高大但是就像蠟燭槍頭,中看不中用。起碼他們的軍人,無法適應地球的變化,又是氧氣麵罩又是外部簡易裝甲什麼的。

其實這是莊帥的誤解,本身處於月球基地內的納粹人種無疑是強健的,但在無菌或少菌環境下生長的他們,習慣於佩戴呼吸器來生存。一是避免生病和細菌傳播,二是納粹太追求極端的健康,不想讓軍人的細胞壽命因為生病而縮短,他們都是帝國軍人而且死一個少一個。

不過這也好,要不地球上現在的環境會第一時間殺死這些侵略的納粹。想想那些空氣汙染、想想那些輻射粉塵,到時一旦納粹脫下氧氣護罩,恐怕不用再打,就會直接消滅納粹的有生力量。

莊帥這樣想著,看著陸陸續續的軍人下來後,一輛輛帶著2戰德係風格的裝甲、坦克從戰艦裏緩緩的開了出來。莊帥的係統掃描發現雖然科技的更新使它們這些地麵重武器的威力上升,但感覺外形依然延續著老式做派的德國軍工風格的坦克、汽車,還是那樣的老大笨粗般的醜陋。

“納粹的工業設計不行啊!白瞎了高科技的瓤子!”莊帥吐著槽,將鏡頭轉向了另一邊。那邊一艘最大的戰艦降落下來,隨著艙門的打開,似乎是一個大人物出來了,莊帥趕緊調整焦距,看看到底是什麼人領導著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