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大力實施,越來越多的工程企業在海外承攬項目,進行跨文化管理和經營。由於各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思維方式、法律製度、語言文字、溝通方式等的不同,以及文化的剛性特點,造成了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並由此導致文化衝突與文化風險,致使項目組織溝通不暢、管理效率下降,項目經營成本增加,甚至受到東道國國民的抵製,給項目經營帶來巨大風險,以致造成項目經營的失敗。文化衝突和文化風險成為困擾我國海外工程項目的一個難題。
如何有效地解決文化差異帶來的矛盾,規避文化風險,實現跨文化融合,從而順利完成項目,是國際經濟界與工程界新興的一個課題,這方麵的著述還不是很多,也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論模式。本文作者對我國海外工程項目經營狀況經過幾年持續不斷地關注和研究,並翻閱了大量跨文化管理方麵的資料,力圖對這一問題作以探討。
跨文化適應理論為研究海外工程項目跨文化管理提供了理論基礎。海外工程項目作為一個境外居留者,因其開放性、社會化等特點,及其與東道國的廣泛交往,具有跨文化適應的可能性。同時,海外工程項目具備跨文化適應的內在機製,通過對外交往、大眾傳媒等學習過程,克服文化障礙,調整項目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方式,能夠從團隊文化、人力資源、組織溝通與領導決策四個維度上,經曆探索、衝突、交彙、融合四個階段,達到與異文化的整合與協同,從而顯著提高其對東道國文化模式的認知、選擇與接受能力,及與當地社會交往的能力。
複雜自適應係統(CAS)理論是本文研究海外工程項目跨文化管理的另一個理論依據。該理論認為,係統是複雜的,是由許多平行發生作用的、具有主動性和適應性的個體所組成的網絡。係統具有預期反應機製和從屬於適應主體的環境創造機製。係統中的個體能夠與環境、其他個體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習或積累經驗,不斷進行著演化發展,並根據學到的經驗改變自身的結構和行為方式。各個底層個體通過相互間的交流,可以在上一層次、在整體層次上湧現出新的結構、現象和更複雜的行為,從而實現係統在整體層麵上與外部環境的適應。同時,係統的適應和演化存在著聚集、非線性、流、多樣性、標識、內部模型、構築塊七個維度的特征。這一理論為研究海外工程項目的跨文化管理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基於CAS理論,海外工程項目是一個複雜自適應係統,項目員工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是其跨文化適應的內在動因,與外界環境的交互作用是其外在動因。正是基於內外動因的交互作用,海外工程項目不斷地實現著內部要素的學習、適應與自組織,同時與外部環境進行著物質、能量、人才與信息的交互作用,不斷地演化發展,從而實現跨文化適應與融合。CAS理論在海外工程項目跨文化管理中的應用,拓寬了跨文化管理研究的視角。
結合上麵兩個理論,本文構建了我國海外工程項目跨文化管理的模型與機製:從跨文化適應的四個維度——團隊文化、人力資源、組織溝通、領導決策——詳細分析了海外工程項目跨文化經營中的問題,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途徑與策略,形成了海外工程項目跨文化適應的內部管理機製;從與東道國、母國政府、母國本部的交互作用與協調適應上,構建了我國海外工程項目跨文化適應的外部協調機製。
首先,海外工程項目作為一個複雜適應係統,是由大量的根據自身特點與習慣、思維方式等相互作用的中外員工組成的。項目員工能夠與所處的環境及其他員工之間進行學習、交流與適應,在這種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中,不斷吸取教訓、積累經驗,並據此改進自身的思維方式與工作習慣。這種員工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海外工程項目實現跨文化適應的智能基礎。因此,海外工程項目要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培訓與激勵,提高員工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責任感,更好地發揮其主動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