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蘇大家(1 / 2)

柳隨風一臉鬱悶的坐在臨湖的明月樓內,透過窗外綿綿的春雨,眺望著遠處雨光瀲灩的西湖;他喝了一口酒,心事重重的歎了口氣。

這裏居然是宋朝的皇都臨安?自己居然穿越了?後世的自己隻因為喝多了點酒,在西湖邊散步,一不小心掉進了湖裏,出來時卻是仿佛換了時空,西湖邊上的現代化都市不見了;換成了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自己暈暈乎乎的還沒明白,卻被一幫穿著長衫的讀書人擁著到了這家酒樓。

好像聽那些年輕士子嚷嚷著什麼“蘇大家、詩會、以酒酬詩”什麼的,自己還是稀裏糊塗,隻知道剛剛問了旁邊的一個士子,知道這裏是西湖邊上,卻是宋朝臨安的西湖。

“這位兄台請了,看你的穿著打扮,頗有幾分怪異。應該是海外的番服吧?想不到兄台倒是好雅趣。”正胡思亂想間,一個聲音在柳隨風的身邊響起。

“啊···”柳隨風詫異的回頭一看,一個穿著長衫的胖子,一手提著個酒壺,一手拎著個雞腿,笑嘻嘻的正看著自己:“啊···正是,正是,兄台倒是好見識。”作為後世爺爺是國學大師,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出身書香世家的柳隨風,學著掉幾句文,卻是易如反掌。

那胖子書生見柳隨風誇了他一句,得意的一撩衣襟,毫不見外的坐了下來:“在下趙顯,聽得今日蘇大家在這以酒求詩,卻是趕來遲了;正愁沒位置,見兄台這邊還空著,正好在下也喜好新奇物事,也算是和兄台有緣,兄台不會見外吧?”

“不會、不會···”柳隨風正找不到人問話,趕緊作了一揖:“趙兄客氣了,在下柳隨風,請坐請坐。”

柳隨風給那胖子趙顯倒了杯酒,斟酌著道:“趙兄,小弟我正是剛剛海外遊學而回,很多風土人情不是很熟悉。聽著蘇大家,難道是那東坡居士蘇軾?”

“蘇軾?什麼蘇軾?沒聽說過。”這下輪到那胖子詫異了:“蘇大家就是這明月樓的行首蘇萍兒啊,‘柳、蘇、顧、吳’皇都四大家之一,你說的什麼東坡居士是什麼人?難道是哪個新出來的紅牌?”

“噗哧······”柳隨風差點一口酒噴出來:“趙兄居然不知道蘇東坡?那···那唐宋八大家呢?”

“什麼唐宋八大家?”

“啊···那李白總知道吧?”

“······”胖子一頭黑線。

“···還是不知道?···那李清照?”

“·····”

“王安石?”

“······”

柳隨風越問越吐血,最後,他終於弄明白了,不是這胖子趙顯不學無術孤陋寡聞,而是這時代根本不是他了解的自唐以來的宋朝,蘇東坡,李清照、李白什麼的,壓根就沒出現過,現在的大宋皇帝也不姓趙,而是姓宋。

了解了這些後的柳隨風,無力得坐在那裏灌了口悶酒,這算什麼,自己究竟穿越到了哪裏?難道就是所謂的平行時空?既然建都臨安,剛剛那胖子也說了北方的吐蕃,女真也都是存在的,而且真是戰亂不斷,那會不會有到時候的元軍南下,宋朝王室滅亡?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

“柳兄快看,快看,那蘇大家出來了。”胖子趙顯驚喜得衝著柳隨風倒,因為把他當成了剛剛海外歸來的遊學士子,胖子倒也理解柳隨風剛剛問他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酒樓內喧囂的人群靜了下來,柳隨風轉過身去,隻聽得聲聲琵琶響起,那二樓一側原本掛著厚厚簾幕的地方拉開,內裏卻是仍掛著珠簾;隱約可以看見那珠簾後一個窈窕的身姿,一身霓裳秀衫,懷抱琵琶而彈。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佳人猶未見,一曲婉轉纏綿的《阮郎歸》傳來,樓下的眾人紛紛叫起好來,柳隨風也不由得被那嬌柔嫵媚的聲音吸引的暫時忘了心事。

曲罷,那嬌柔聲音繼續傳來:“諸位公子請了,奴家為了下個月的‘西冷詩會’,勞動諸位,還請諸位憐惜奴家,賜下妙文佳句,奴以薄酒一杯為酬。”

“好,萍兒姑娘客氣了,我等自然盡心盡力,當助一臂之力······”

“不錯,蘇大家今日以酒求詩之妙事,日後少不得又是一樁美談······”

樓下眾書生聽得那蘇萍兒猶如婉轉求乞的聲音,再加上已經喝了幾杯,一個個熱血上湧,豪氣頓生,恨不得立即衝上樓去,把那嬌滴滴的小娘子摟在懷裏憐惜一番。一些有急才的,更是麵上攤開酒桌上早已備好的筆墨紙張書寫起來。

柳隨風見得這般情形,心道這蘇大家不愧四行首之一,就這幾句話,就能調動起樓內這些書生的滿腔激情,運氣好點,說不定真能出現一些流傳後世的精妙詩篇。自己卻是沒了那份閑心,這酒是喝了,大不了等下隨便錄首詩詞當是付酒錢了,反正這時代沒了那‘唐宋八大家’,也沒人問他來要版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