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認識到發明貨幣的初衷是將貨幣當做一個工具,保護公民自由不受政府專製的侵害,你就不可能深刻領悟健全貨幣的內涵。在意識形態上,它應與政治憲法和權力法案同級——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那些孩子啊,還不到兩歲,
就已找到了讓味覺欣喜若狂的東西,
如今見了麵包就一陣狂喜,並為之乞求——
莎士比亞,《泰爾親王配力克裏斯》
上麵引用的莎士比亞的詩句充分描繪了經濟危機發生時環境突然變化的場景。這些詩句出自戲劇《泰爾親王配力克裏斯》,故事的背景是年輕的親王配力克裏斯在港口城市塔爾蘇斯發現那裏發生了饑荒——塔爾蘇斯位於安納托利亞(今天的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曾以繁榮昌盛聞名。在莎士比亞過世的那個時代,安納托利亞的確經曆過通貨膨脹以及隨之而來的饑荒。對這個故事我們現在應當很熟悉了:在一個過度擴張的軍事帝國,硬幣的成色不斷降低,物價失控,法令法規被頒布,強製要求老百姓按過去的價值接受新貨幣。數千人死於饑荒,還有數千人不得不以草、胡桃殼來充饑。這樣的場景在人類曆史上時有發生,不需要再重複了。就我們所知,擁有不健全貨幣係統的經濟體從未吸取過經驗教訓,隻是不斷重蹈覆轍,一次又一次。其後果的嚴重程度有輕有重,但從來都是一樣的票據惹的禍。
我撰寫本書的初衷就是要幫你提前看清一場無法回避的貨幣災難即將發生,希望當災難降臨時你能因禍得福。雖然客觀條件會讓很多人陷入悲傷中,但是為未來作好準備的人越多,它帶來的傷害就會越小。畢竟,我們都將一起經曆。如果大家的自由都沒有了,我們的自由也無法存在。如果國家的繁榮被削弱了,那麼我們所有人都將麵臨蕭條的環境和減少的機遇。
美國的理想變了,所以不必為美國經濟處於轉型期感到驚訝。目前的趨勢表明,美國短期的未來存在於基於健全貨幣的自由經濟下的繁榮局麵和計劃經濟下物資短缺、人民貧困潦倒的蒼白世界之間。我們身處的環境預示著這種理想的改變能通過各種記號被識別出來。
美國早期的硬幣描繪了自由女神的形象。沒有統治者、沒有政客,隻有自由女神——隻是自由女神,這個國家最高理想的象征性符號。最初,美國人由衷信奉自由女神。她是他們心中的女神,對她的熱愛讓所有人激動不已。不管走到教堂、酒店還是走到廣場,你都能聽到他們在談論她。然而,她在流通硬幣領域不過短暫停留了60多年,自“行走的自由女神”(WalkingLiberty)五角硬幣後??的蹤影就不見了。那種五角硬幣上印刻了自由女神優雅地走向未來初升的太陽,安詳地張開雙臂,攜帶著無限財富。這是一個美好的景象,經過了精挑細選,代表著不管自由女神走向哪兒,都會給那裏帶去繁榮和昌盛。即使不是這樣,美國人對她的熱愛也不會減少。但這正是她的終極秘密之一:自由女神創造繁榮。
而今天的硬幣,一年比一年更像地鐵代用幣,讚美的是國家。就像言語替代了行動、紙幣替代黃金,政客們也替換掉了理想。美國建國時的初衷是要為自由女神服務的,如今它卻反而成了被紀念的對象。
我們可能是受教育太多、太世故了,反而無法將諸如真理、美和自由等概念人格化了,無法把它們想象成活生生的理想。但就因為不這麼做,我們才失去了幾分情調,失去了幾分理想的顏色以及豐滿度。所以,在這裏,我邀請你嚐試著以這樣的方式將注意力集中在自由上:將其當做真實場景,進入練習的心境。“行走的自由女神”的形象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你能在一盎司美國鷹揚金幣上找到這樣的形象。看著它,冥想,花幾分鍾想象自由女神活生生的樣子,看看它能不能使你和神話、詩歌以及幻想的原型聯係起來。
一兩分鍾這樣的沉思能喚醒對自由女神的了解和渴望,讓你重新認識到她作為永遠的理想所具有的超越個體的重要性。她創造的福祉,包括富裕和機遇,都會在平靜時刻浮現在你眼前。看看你對自由女神的尊敬會不會隨著她的形象在你的意識中不斷變得清晰並逐漸加深。這樣的沉思會產生一種責任感,你不再隻是自由女神所帶來福祉的享用者,也是這些福祉的管理人員。
如果生於自由女神腳下的美國人不想辦法保護她、不崇拜她,還有誰會這樣做?如果享受到自由女神福祉的美國人認為她是高壓政治的產物,還有誰來糾正美國人犯下的錯誤?如果因自由女神而富足起來的美國人丟掉了關於她的理想的記憶,那他們將變成什麼樣?
他們的繁榮昌盛又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