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美元的崩潰即將到來(1)(1 / 2)

是時候買入黃金了

其實也並不一定就是那一天。那也可能是早幾周或者晚幾周,甚至早幾個月、晚幾個月的事情。然而,在2008年夏天某個和平常沒什麼兩樣的日子裏,吉姆一下子想通了。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他撥通廣播熱線告訴我了。

“來自斯科茨代爾的吉姆,早上好。”我按下按鍵,接通了我在鳳凰城早間脫口秀節目中的第四個觀眾來電。

“查爾斯,幾年來我一直都在聽你的節目,聽你談論政府債務和美元。最初,你在談論你所說的‘華盛頓黨’——民主黨和共和黨讓我們陷入的一團糟的狀況時,你的那些話讓我相當抓狂。因為我認為我所在的黨派絕不是那樣的,應當挨罵的是另外那個黨派的人。不管怎麼樣,我隻是想告訴你我昨天清空了所有股票。目前我正在買入黃金。”

“吉姆,你取得了重大突破。”我說,“是什麼促使你作了這樣的決定?”

“呃,你那些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報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你在報告中說的一些事情,在我的周圍發生了。”

“房屋止贖率不斷上漲,”我說,“而這還僅僅是開始。”

“是啊,這讓我開始思考,”他接著說,“不過,是你說的關於財政部長在中國的事情促使我最後下定決心。現在我信了。那些人都瘋了!所以我把價值10萬美元的股票全拋出去了。我要退出股市。還有,不再持有美元。沒什麼好說的,我準備購買黃金了。”

來自斯科茨代爾的吉姆的確抓住了故事的要點。那個故事是關於約翰·斯諾的,這位小布什時期的美國前財政部長,幾年前還在中國指導中國人少儲蓄、多借貸!美國人不會儲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儲蓄的群體之一。我講述這個故事,是因為它說明了導致美國經濟發生混亂的根本理念。斯諾給中國的那條顛倒是非的建議,可以直接追溯到美聯儲現任主席。所以我要重新說起這件事,並且大聲說出我對部長先生犯糊塗感到吃驚。中國的經濟像發瘋一樣飛速發展,美國經濟卻沒有什麼發展。中國的實力在增強,美國的卻在減弱。美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不得不向世界上某些貧窮的國家借錢,為的不過是滿足聯邦“巨獸”的胃口。而斯諾先生居然還認為中國人需要向美國人學習。

“他們才剛剛留意到擁有中國式智慧的先賢本傑明·富蘭克林的意見。”我說,“很難把中國古代文言文翻譯過來,不過意思大概是這樣的:省一分錢就是掙一分錢!”

然而,斯諾先生一直在聽取另一個人的意見——曾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的本·伯南克。伯南克在擔任小布什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ofEconomicAdviser)主席時提出了“他們儲蓄太多”的觀點。如今已是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以及華盛頓那幫“巫師”,比本傑明·富蘭克林知道得還清楚。他們希望中國人多花錢,來求得繁榮昌盛。他給中國的建議對中國人來說簡直糟糕透頂,那麼美國人自己呢?如果中國人不為美國人的債務投入資金,那麼斯諾部長以及伯南克主席認為還會有誰來為美國人的債務買單呢?

我們將要弄明白這一點。

因此,2008年6月初的某一天,當道瓊斯指數以12300點左右收盤時,吉姆賣掉了他手裏所有的股票。此時不是道瓊斯指數的高點,該指數曾創過

14000點的最高紀錄。也沒達到上個月之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簡稱道瓊斯指數)反彈後攀上的13000點。但是,吉姆已經明白一些見解是會帶來後果的,他已經想明白了在華盛頓出現的關於金錢與財富的一些古怪見解。這些見解早已決定了美元的命運,而這結局不會很好看,所以吉姆決定不讓自己也成為美元崩潰的犧牲品。

美元的危機

《紐約時報》報道說,斯諾有意在他的訪問過程中,就“分析信貸危機的更好方法,以及基於對風險和機會的客觀判斷而貸款的更強意願”等內容對中國人進行演講。也許斯諾的注意力不應當如此遠離家中的情況,因為很快,他所關注的信貸危機就亟須被加以分析了。缺少儲蓄,再加上超支消費,將把美國拖入更大的泥潭中。抵押貸款泡沫不斷膨脹。即使是斯諾也不得不承認,美元正走上兌歐元長達33個月的下滑,一下子蒸發掉了25%的價值,預示著美元的崩潰即將到來。